很多年前,某单位来了位形象姣好,气质绰约、能力强的小姑娘,朋友圈精彩。三年后,我在信访窗口碰见她素颜朝天填表格。这时我才明白当年老领导那句“彩云易散琉璃脆”的真意。在体制想要护住自己的光,得先学会往脸上抹灰。
她刚来时迅速在单位激起涟漪。由于小姑娘未婚又形象实在出众,经常被领导领着去饭局,充当饭桌话题、花瓶、服务员,小女孩脸皮薄不敢推辞。在饭局其他领导的调侃建议下,单位的演讲、主持等各式各样的活动,都以形象优势为由安排给她。
本就无心仕途的她,本职工作未曾稍减,额外负担日日趋重,淹没了她。
几年后,单位来了一个新的应届生,玉貌绛唇,穿搭时尚,每天衣服都不重样。
小姑娘看着新来的应届生眼里放光,总公开夸应届生年轻漂亮,形象好气质佳能力强。随后小姑娘“适时”大病住院一场,蓬头垢面,皮肤越来越差,打扮越来越中庸,昔日的都市丽人泯然众人矣,朋友圈里的精致人设也开始停更。
没多久,这些工作就落到了那位新来的漂亮应届生的手里。
体制内几乎是所有职场里,最刻意弱化“人”的作用的地方。
流官制+、轮岗、流程、制度,皆将个体之力量削弱至微末,很难出现一将难求、横扫千军的局面,一方面保证体制机器的稳固,另一方面增加了人岗匹配的随机性,所以很多时候,工作分配都是以“貌”取人,随性而定。
如果你气质超群、形象出众,那演讲,接待安排给你。
如果你精通电脑,那单位的网线、打印机安排给你。如果你会PS、摄影、无人机,单位的宣传稿、通讯稿安排给你。
然而,多干多错,多错多责,在一次次深入骨髓到试错后,多数无大树荫蔽的寒门学会了明哲保身,或韬光养晦、或大智若愚,或抱朴藏拙,或藏锋销镝,隐藏在单位的底色里,不求出类拔萃,但求平稳度日。
下班后,他们可能是摄影师、设计师、网文大家、匿名网红,各行各业行家里手,上班时他们一定思维迟钝、逻辑混乱、不置可否的中庸之辈,愈平庸,愈安全;愈无能,愈自在。
职场上要分清楚主路和辅路,主路蜿蜒曲折但收获尚丰,辅路八十一难还做多错多。
主路几乎只有一条,那就是先上管理,你若有心攀登,那就磨炼业务,钻研人情,融通规矩。你若无心攀登,那便隐藏锋芒,耕好份内田地,其余工作适当示弱显拙。
想起早些年前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靠才艺能提拔,体制内的孔雀们早就争相开屏,多才多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