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城战国墓,来自楚国的燕国辽东郡郡守
坚持走路
2025-02-27 16:03:47
P2-3,金银错夔龙纹柄铜勺
P4,铜勺
P5,铜带钩
P6-7,素面铜镜
P8,铜灯
P9,凸弦纹铜盖鼎
【P2-3,战国金银错龙纹柄铜勺】
勺柄管状圆体,分为三段,中段为髹黑漆圆木,可以隔热。
前、后段铜制,其中后段为金银错当时流行的图案——夔龙纹。
“新城战国墓”是1983年在辽阳市太子河东岸新城村发现。这两座墓葬出土文物近百件。其中有二三十件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除了辽阳博陈列的部分文物,还有一些在辽宁省。
新城战国墓是目前东北发现的战国时期燕国墓葬中规格最高的,其中的2号墓墓主可能是燕国辽东郡最高长官。
辽宁诸多战国墓葬中,级别较高且比较典型的当数葫芦岛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和辽阳新城战国墓。
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属于古墓群,据推测其墓葬总数超过200座,规模非常庞大,且级别也很高,在整个东北亚地区都十分罕见。
不过,从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有可能就是战国时期的燕国在北方的劲敌,即东胡。
而辽阳新城战国墓则与之不同,体现的是中原文化中的燕文化。
经考证,辽阳新城战国墓应为异穴夫妻合葬墓,2号墓主人系男性,1号墓主人是其妻子。两墓未出土任何纪年文物,仅在一件铜绢的外侧阴刻一“城”字。
从墓葬形制看,辽阳新城战国墓的这两座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都是两椁一棺,且该墓中的两椁一棺结构都颇为考究。比如,2 号墓的外椁的椁底先是被做成“井”字框架,横铺地板,四周再用长木板并列竖起。里面的棺木外壁涂棕色漆,内涂朱漆。
辽阳新城战国墓时代当为战国中晚期,辽阳大地正经历一场战争。燕昭王派大将秦开一举击溃长期为患燕国北边的东胡,并调头东进,开疆拓土。
为巩固军事成果,燕国自西向东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5郡,其中辽东郡的郡治设在“襄平”(今辽阳)。
因此,2号墓葬主人有可能是辽东郡郡守。
新城战国墓出土的遗物可分为燕国文化与楚国文化两种格,其中的陶器、铜器、铜镜、带钩等都属燕国文化系统,而木马、木车、木俑、藤杖、玉瑗、漆器等都是楚墓中常见的随葬品,具有浓郁的楚地文化风格。这一特点在木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城战国墓两墓共出土十余件木俑,皆为半身坐俑,分男侍俑和女侍俑。
战国中期以后,楚国逐渐用殉葬木俑代替殉人,而且通常是大夫级贵族墓里才随葬木俑。
此外,辽阳新城2号战国墓出土的谷纹玉瑗也是楚国常见的随葬品,无论是从形制、花纹还是尺寸上,都与湖北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一件几乎相同。
辽阳博物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