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禁了80年的书,因为它说透了革命的肮脏
白卉打个比方
2025-02-19 12:48:47
“王座是木头包上锦缎,坟墓是石头包上黑纱——但下面都是骷髅。”
.
书名|九三年
作者|雨果
出品|后浪·经典插图系列
.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是九三年不得不说的冲突,即革命与人本主主义的冲突
·
当朗德纳克侯爵,那个被革命者唾骂为“食人魔”的保皇党领袖,转身冲入火海,用沾满鲜血的手托起三个孩子的瞬间,雨果完成了一次对人性本质的终极叩问:革命是否拥有赦免一切罪行的特权,而人性是否能用阵营的标签简单切割
·
朗德纳克的“恶”与“善”在同一具躯体中撕扯,正如大革命的理想与血腥在历史的褶皱里共生。雨果的笔锋在此刻超越了政治立场的藩篱,直指一个永恒的真理:当革命者将敌人非人化时,他们也在亲手阉割自己的人性
.
“慈悲心肠,是人类的全部法律”
就好比道德拿起了一记重锤砸碎了革命法庭的审判席,郭文的死亡或许不是失败,而是一场对暴力的献祭。他信仰自由、平等、博爱,却拒绝将理想供奉为嗜血的图腾
他选择用个人成全人道主义的胜利,正义的血浸透了断头台的木板
·
雨果在历史的废墟中为人性竖起了一座悖论的丰碑,正如他笔下所写的,有些光需要黑暗来衬托
.
西穆尔登的子弹贯穿自己太阳穴的刹那,这句预言般的独白终于显现出它全部的悲剧性,“我们每一步都在走向光明,但黑暗始终紧随其后。”
·
西穆尔登这位革命圣徒,曾是理性与秩序的化身,却在处决爱徒后沦为理想的囚徒。他的自杀不是怯懦,或许是觉醒
·
当他发现革命吞噬的人性中包括自己的灵魂时,那把对准头颅的手枪,成了对绝对理性的最终审判
或许,任何试图用纯理性构建天堂的企图,终将在地狱的烈火中崩塌
.
雨果阐述了一个核心观点“暴政有两种,一种用刀剑,一种用观念”
.
📖 九三年,是一本在废墟上重建对生命的敬畏的文学,当理想变成暴政,雨果用三个孩子的命,掀翻所有乌托邦
.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