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真的别因钱而选择一份糟糕的工作。很多像我这样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常常陷入一种短视的穷人思维,一副没见过大钱的样子,以至于选 offer 时常常饥不择食。 我当时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宠物智能用品的产品经理,就因为“智能”两个字跟互联网沾了边。HR 和我谈薪资时,一听到互联网给出的报价,我眼睛都亮了。当时我在外企的领导就说我不太适合产品岗位,可我还是头铁,选择试试,就因为钱给得多。结果,我在互联网待了半年就跑了。其实岗位和领导都还不错,只是这份工作本身不适合我。 关于这种短视思维,我特别想说一下。我列举了四类垃圾工作的特征,如果当前你的工作至少占了两条以上,那这份工作就不建议长期干了。 首先,是加班时间超长。像互联网行业,人家加班严重,但给的钱也多,能超过平均线 1.5 到 3 倍,这姑且还能包容。但我看到很多传统行业,比如农林牧渔、设计院、土木,就只是比其他公司月薪稍微高个两三千,却要你拿出卖命的态度,几乎全年无休。这种垃圾工作性价比超低,几乎剥夺了你工作以外的所有成长空间。你下班后没法运动和学习,干得越久,就越难以脱离这份工作。 第二类,是让你精神内耗严重的工作。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精神健康有多重要,精神内耗很容易诱发职业性抑郁或焦虑。工作两三年后,心理脆弱一点的很容易被情绪疾病缠身,被迫停止工作,陷入职场倦怠期,被迫 GAP 。而且身体还可能病变,比如长结节或者肝硬化。精神压力还会影响你的行为,让你下班后就暴饮暴食,通常是重油重盐重糖的,还会有各种补偿性消费和报复性熬夜。最终,你的皮肤明显老化,身材走样,钱可能也省不下来,因为都用来解压消费了。 第三类,是工作地点偏僻的工作。不管是土木的工地,还是畜牧的养殖场,又或是生物的郊区,工作地点偏僻意味着你与城市文化圈隔离,与城市脱节,可能导致社交甚至择偶困难。等之后再想转行,可能会发现自己相关的职场认知一片空白。如果工作环境人迹罕至,长期无法与人交流,甚至可能出现思维迟钝、反应变慢的情况。我当年在工厂时就是这样。 第四类,是无时间积累性的工作。这类工作一个月就能上手,而且提升空间不大。很容易出现工作几年后跳槽,薪资却没大幅提升的情况,中年危机还很严重,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没法复用。在人工智能崛起后,被淘汰的往往就是这类工作。正面的例子有律师、医生、教师、咨询以及艺术类工作,反面的例子有服务员、滴滴司机、送外卖、客服等等。 当然,我知道大部分人其实没有职业的选择权,能有一份正常工作就不错了。但倘若你的学历和能力还行,有的选的话,千万别把钱当作职业选择的首要因素,除非家里真的揭不开锅了。我们打工的目标应该是在维持身心基本健康的前提下,赚更多的钱,与大家共勉。
大学生真的别因钱而选择一份糟糕的工作。很多像我这样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常常陷入一种
怀揣梦想的可爱球球
2025-02-14 19:45:11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