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三十六计》的“以逸待劳”之计。 以逸待劳之计,强调的是我方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形成能够调动敌方的进攻态势;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想调动哪些敌方的军队、辎重、战略部署等,均都能做到。 以逸待劳,就是迫使敌方“劳”,而相对于我方则“逸”。在劳逸之间的对比中,形成了战前就已经困敌的处境。比如在战场的选择上,我方主动设伏,冒进之敌进入伏击圈,那就是我方“逸”,敌方“劳”,整个战术即为以逸待劳。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红军、八路军长期处在游击战、运动战的战略战术之中。而且,我军力量弱小,要在夹缝之中,做到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战略目的,那么我军就不得不“劳”。 但我党我军是在广大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那么我军在自己的根据地里,也是“逸”;敌人只能在革命根据地里被我军袭扰,碰到我们的“十六字诀”:敌疲我打。 这也造成了困敌之势和敌退我追的结果。所以要辩证地看以逸待劳之间的关系。《三十六计》里充满了哲学和军事斗争的辩证法。
今天讲《三十六计》的“以逸待劳”之计。 以逸待劳之计,强调的是我方要掌握战争的主
杨阜与过去
2025-01-18 18:43: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