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顶级人才都被谁拿下了?
我今年观察下来,发现电商的通病是只重视流量,不重视人才。
你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如果未来十年要想更好地发展,就一定要开始改变。
小米雷军创业的时候,就先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去物色人才,物色“五虎上将”。因为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且是顶级人才的竞争。
好的产品、供应链、服务、流量等都是人做出来的,所以人是核心。
要找到好的人才,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向着同一个战略方向一起前进。从过去的抓“事”过渡到未来的抓“人”,把“人”抓好基本上就胜利了,原理上来讲,当你公司的每一个岗位都是一流的,你的企业最终就是一流的。
而且要记住,管理的核心是组织,组织的核心是骨干。只要找到公司最关键的那几个骨干,老板基本上就解脱了90%的时间,就可以出来喝茶交流,就可以多看看未来趋势、资源、模式。老板要多出来,否则思想就会狭窄,狭窄了就容易走弯路。
大部分老板就是因为没有找到这些骨干,所以很累。公司看起来有200号人,但却没有大将之才,老板就又得做帅、又得做将,这肯定累。你只要把骨干找到,公司的管理就基本不用费心了。
那人才不足怎么解决?如果要提升企业的人才密度,就一定要转变你的用人思维,要重视人才。
1、招聘要努力
首先,你要勤奋地招。
例如,我们金冠俱乐部有个会员,他已经做到十几个亿了,我非常喜欢跟他交流,我给他打过两次电话,都是周末。
我说“你在忙啥呢?”,他说“在长沙面试”,他从杭州飞到长沙去面试了。再一次我说“你干嘛呢?”,他说“在深圳面试”,又从杭州飞到深圳去面试了。人家十几个亿的招人都这样努力,你们有没有呢?
而且人才也不光是员工,还可以是合伙人,比如金冠俱乐部兄弟之间就是彼此的人才,已经有好几个兄弟都是两三个人又组了一家公司,大家从兄弟变成合伙人了。
2、人力资源部门要强大
术业有专攻,要打造好的人力资源部,然后在全中国、全世界去招人。就像刘备不只是在自己的老家招人,招的还有南阳的卧龙。多增设几个招聘人员,天天招聘,因为你要筛选,量大了才能选出更高质量的。
一定要日常就去招聘,而不是等你急需要人才的时候再去招聘,好的人才是需要储备的。不是说明年某个岗位要人,就等明年再去招聘,你今年就要开始招,因为人才是不等你的,特别是优秀的人才。
3、招人的画像要清晰
为什么战略是第一组织?比如说你今年干了两个亿,五年之后你有可能干10个亿,那请问你现在是不是就要去招聘做过10个亿的人力老大或者业务老大?
很简单的逻辑,你未来是什么战略、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那现在就去开始布局对应战略的人才。
我们今年去了很多上市公司游学,其中有一家公司,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在10个亿以下,后来他把自己的模式进行了升级,做了品牌、核心技术、明星代言等等,然后他在很短的时间就做到了过百亿。
有次我跟他们创始人聊天,聊了很长时间,然后他跟我说“老高,不好意思,我下面还有个面试”,我说“你这么大的老板怎么还面试啊?”,他说“你看,我今年100亿,未来五年我有可能要做500亿或者1000亿,所以我接下来要招干过1000个亿的人”。他的战略清晰,他要面试什么样的人也就很清晰。
所以你要找的人一定是见过你未来要走的路的人,他知道这条路上有什么荆棘、有什么坑。这是你们找人才、搭组织的一个关键——如果想去哪里,就去找去过那里的人。
......
其实,招不到人才的核心还是你自己的问题,跟你的绩效考核、招聘培训、人才复制、企业文化等等问题也相关。
你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是不是完善?薪酬待遇是不是OK?发展机遇大不大?这都是影响招聘人才的关键。赶紧把这些东西都完善起来,之后再告诉我你招不到人才。
有人说自己的公司在三四线城市,招人才难。我也聊过很多广西、重庆等地方的上市公司,人家说不缺人才,因为人家在全中国招人,好的福利、梦想、战略都不缺,钱也给够。
反观自己,你真的重视人才吗?
……
有些人问老高你怎么懂那么多?
我一年至少要看1000个项目,观察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而且每年我都会带着金冠俱乐部一起拜访很多几百亿、上千亿的大佬大咖,格局也就不一样。
《亿级卖家 · 电商经营之道》是我这几年反复调研后,总结的一份独家资料,内容涵盖战略布局、商业哲学、行业增量、品牌打造、用人之道……
现无偿分享给大家,就当作是老高的见面礼了。+\/即可领取:DSlaogao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