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冬,杨森宴请手下师长范绍增,准备趁机将他除掉。范绍增察觉不对,连夜乘坐

哄动这史记 2024-12-26 09:12:16

1927年冬,杨森宴请手下师长范绍增,准备趁机将他除掉。范绍增察觉不对,连夜乘坐汽艇逃回防区后,点齐人马进攻杨森。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要想在这乱世求得一线生机,难免要沾染上阿谀奉承、尔虞我诈的恶习。   而在一众将领之中,范绍增却独具一格,人们都戏称他为“哈儿”。   可正所谓大智若愚,其实,范绍增只不过是在装傻,他的智慧远非常人所及。   年幼时的范绍增是一个不学无术、整天打架斗殴的闲散青年,甚至就连家人都对他放弃了希望,还未成年,范绍增便加入了袍哥。   袍哥是四川当地的社会组织,其类似于上海青帮,可范绍增在这里却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江湖。   凭借着为人忠厚老实,范绍增很快就与袍哥的队伍打成了一片,而在1916年,袍哥首领张作霖去世后,范绍增也在众人的推举下,成为了新一任的首领。   这时的他,才仅仅只有22岁,可大家却都唯其马首是瞻,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他的能力。   不过,范绍增却比任何人都要更加清醒,他并未被这短暂的荣华富贵冲昏头脑,其深知,于乱世年间,若想夹缝生存必须要有一个靠山,眼下军阀混战,范绍增自然也要找一处安身之地。   1923年,杨森与范绍增结识,见其兵强马壮,杨森便动了收编之意,而对于杨森的好意,范绍增也照盘接收,并称自己愿为杨森马首是瞻。   这番话听起来发自肺腑,但杨森又怎么知道,这个看似傻里傻气、被人戏称为“哈儿”的袍哥首领,其心底却如同汪洋一般深邃。   由于范绍增加入杨森队伍时,本就带着一干兄弟们,这些人与范绍增相伴多年,对其更是十分敬奉,而他们身上所占的江湖习气也令杨森的队伍十分羡慕。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渐渐的和范绍增越走越近,一段期间内,范绍增的威望甚至还要超过军中一把手杨森,眼见范绍增势力越做越大,杨森也发现了其中玄机,担心范绍增会趁此时机拉走自己的队伍,还未等其下手,气愤的杨森便发起了对范绍增的围攻。   范绍增察觉不对,连夜乘坐汽艇逃回防区后,点齐人马进攻杨森。而由于杨森手握精兵强将,没过多久,这场战斗便以杨森胜利而告终。   不过失败的范绍增却从这次教训中吸取到了经验,仅靠江湖义气是全然不够的,在这乱世,唯有武力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于是乎,范绍增只好又再路投奔刘湘,不过,相比较于杨森的放权,刘湘却显得更加机警。   为了防止前车之鉴再度发生,刘湘这次特地给范绍增派去了一位副师长,专门用于监督范绍增的日常行动。   对于此事,范绍增虽心知肚明,但实际上却对这位副师长极其尊重,甚至还将其抬到了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位置,此举获得了刘湘的信任,而范绍增也终于迎来短暂的安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时,面对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荒唐政策,范绍增果断提出了拒绝,将枪口对向了日军。   可蒋介石又哪能“纵容”他?不仅斩断了他的粮饷,还切断了武器供应。   无奈之下,范绍增只好变卖了自己的所有家产,这才购来了一批武器装备。   而在他袍哥首领的身份下,不少有志青年也纷纷加入其中,拿起了抗日的长枪。   后来,范绍增所在的88军甚至还击毙了一名师团长。   短短几十年,范绍增从一位冒失青年逐渐成为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在这背后,支撑他的是那颗从未变化过的初心。  

0 阅读:65
哄动这史记

哄动这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