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老师,我是三班吕朝丽,服役归来,向您报到。12月2日,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吕朝丽在部队服役12年,退役归来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华坪女高向张桂梅老师报到,这感人的一幕,让无数网友红了眼眶,大家纷纷感叹:桃李满天下,吃水不忘恩师情。 五十年前,张桂梅跟着姐姐从黑龙江跨越五千多公里来到了云南参与“三线建设”,在知青的帮助下,张桂梅参加了高考。 因为没有良好的应考状态,张桂梅足足考了四次才考上。 张桂梅从小就见过不少因为家中贫穷而无法继续读书的孩子,尤其是女孩,总是被当作家里的“工具人”而失去读书的机会。 从那时开始张桂梅就一直希望自己有能力帮助这些孩子们,于是她选择了丽江教育学院,成为了一名教师。 后来她遇见了自己的丈夫董玉汉,两个人因为相同的教育理念走到了一起,毕业后他们还一起去了大理喜洲一中任教。 但好景不长,1996年董玉汉被查出胃癌晚期,张桂梅掏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也没能留住丈夫。 丈夫走后,张桂梅一蹶不振。怕自己触景生情,她离开了大理,来到了丽江一个偏远的小山城华坪县,也是在这里,她意识到了贫穷对于教育的限制有多大。 很多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只能辍学,但张桂梅深知读书是这些山里孩子唯一的出路,她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于是她自掏腰包帮他们垫付学费。 那时候她每个月的工资几乎都用来接济学生了,自己仅仅吃着最简单的咸菜稀饭。 张桂梅生活的所有就是这些学生们,在被确诊子宫肌瘤之后她都依然坚持将孩子送上考场才去做手术。 张桂梅后来还担任了华坪县孤儿院的院长,她发现这些被遗弃的孩子里,女孩的数量远远多过男孩。 而学校里她也时常遇见因为家中贫困,而不得不选择放弃读书的女生,她们家多半是觉得女孩不用读太多书,到年纪就可以嫁人了,读书机会都留给了家中的男孩。 她不忍心这些女孩因为性别就被迫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那些孤女她看见一个就捡一个,而那些从课堂上消失的女学生,张桂梅也翻山越岭的去她们家游说父母,即使自掏腰包也要让她们读书。 为了解决这些女孩的困境,张桂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高由此诞生。 虽然经费不足,困难重重,但张桂梅还是咬着牙挨过来了,2008年华坪女高成立。 第一年,学校招来了一百多个学生,她们大多家境贫困,而且基础都很差。但张桂梅却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她苦教,学生们也肯苦学。 吕朝丽便是这第一届一百多个学生之一。 吕朝丽的家境十分贫寒,虽然她自小聪明好学,成绩一直十分优异,但父母对于这个女儿唯一的期待就是早点嫁人,可以帮衬弟弟妹妹。 原本她的命运和那些深山里的无数女子一样,辍学嫁人,一辈子对着望不出去的高山,但幸运的是她遇见了张桂梅这位恩师。 在张桂梅的坚持下,吕朝丽来到了华坪女高读书。张桂梅不仅给了她学习的机会,在生活上也是关怀备至。 从华坪女高毕业后,吕朝丽并没有去读大学,而是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入伍当兵。 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军旅生活太辛苦了,但吕朝丽却说,张桂梅老师教她要懂得回馈社会,而她觉得参军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总是特别能吃苦,吕朝丽在部队不怕苦不怕难,表现出色的她入伍第三年就当上了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的卫生队班长。 前段时间,在部队服役十二年的吕朝丽光荣退伍。她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并不是去看望父母,而是来到了华坪女高。 她身着一身军装,站在张桂梅面前,激动的说:“我是三班吕朝丽,服役归来,向您报到!” 张桂梅立刻就认出了这是她第一届毕业生,激动到哽咽,师生二人紧紧相拥。 看见自己的学生如今过得很好,就像她期待的那样,走出深山,有自己选择人生的能力和权力,对此她十分欣慰。 张桂梅亲手浇灌的一棵棵小树,如今真的桃李满天下了。 主要信源:华坪融媒2024.12.2第一届毕业生吕朝丽服役12年,退伍归来第一件事就是向张桂梅老师报道!
张桂梅老师,我是三班吕朝丽,服役归来,向您报到。12月2日,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
哄动这史记
2024-12-25 08:32: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