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一天,一对中年夫妇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儿子来到一家早点铺,小心翼翼地问老板:"大哥,孩子想吃一顿妈妈做的饭,能借用一下你们的炉灶吗?"老板看着孩子空荡荡的裤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不想却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学院路的一个小摊子前,每天到了饭点都会有几十个人在这里炒菜做饭,菜香四溢,烟雾袅袅,充满着烟火气。 原来这里是个简易的公用厨房,但它不仅仅是个公用厨房,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它“抗癌厨房”,因为在小摊子的墙那边,就是江西省肿瘤医院,而来这里做饭的人,大多都是医院里癌症患者的家属。 这个抗癌厨房的经营者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二十年来一直为那些病人家属们提供着这个服务,为的就是能让那些深陷在癌症痛苦里的病人,也能够吃上一口有家的味道的热饭菜。 而这对夫妇之所以会做这件事,是因为三个特殊的客人。 时间回到2003年,那时的万佐成夫妇就在这里经营着一家普普通通的早点摊,每天只是简简单单的卖些油条,生意还算不错。 那时夫妇俩本来决定就这样经营到六十岁退休,安享晚年。 这天夫妇俩买完了所有的餐点,正准备收摊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对夫妻,还推着一辆轮椅,上面坐着一个羸弱的男孩。 万佐成告诉他们东西已经卖完了,但这对夫妻却摇了摇头,说他们不是来买吃的,而是想要借他们的厨具和炉灶,给自己的儿子做顿饭。 “大哥,孩子想吃一顿妈妈做的饭,他太久没吃很想念那个味道,能借用一下你们的炉灶吗?”男人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万佐成夫妇俩看了一眼轮椅上刚刚做完截肢手术的孩子,那空荡荡的裤腿格外的刺眼。那对夫妻告诉他们,自己的儿子才十几岁就得了骨癌,无奈之下截掉了一条腿。 儿子在医院已经接受了很久的治疗,一直吵着要出院,就是因为他吃腻了那些饭菜,就想吃一口妈妈做的菜。他们去了好几家餐馆想借个地方做顿饭都被拒绝了,正好看见了他们这个小摊子。 夫妇俩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爽快的答应了。 夫妻俩顿时眼里有了光,女人撸起袖子便开始炒起了菜。男孩久违的尝到了妈妈的味道,脸上也终于有了笑容。 夫妻俩万分感谢,临走时还想要付钱,但万佐成却拒绝了,说他们不要钱,以后有需要尽管过来用。 那之后这对夫妻隔三岔五便会来这里做饭,而这个消息也在医院里传开了,大家纷纷来这里借炉灶。 从最开始的几个人到后面的几十个人,小巷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看到这幅场景,不少人都劝万佐成夫妇不要免费借炉灶了,不仅挣不到钱,还会影响他们原本的生意。 但万佐成夫妇却觉得这是做好事,应该做下去帮助更多人。他们不仅没有停止,甚至还自掏腰包又买了十多套炉灶和厨具,供病人家属免费使用。 他们的摊子上最多有过上百号人。 但人一多,水电煤的费用也自然水涨船高了,而他们的收入也没有之前那么多了。不过这些问题他们从来没和家属们说过。 不过好在家属们看见每天络绎不绝的人来这里做饭,大家也都知道给万佐成夫妇添了不少麻烦,于是坚持要付费使用,不然过意不去。 万佐成夫妇见状也只好象征性的收了五毛钱的使用费。哪怕后来十几年间物价飞涨,但这个抗癌厨房也只涨了五毛钱。 二十年间,万佐成夫妇每天从天刚微亮就开始出摊,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虽然很辛苦,但他们却心甘情愿的守护着那些病人的一日三餐。 原本准备六十岁退休的老俩口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他们放弃了安享晚年的计划,继续经营着这家抗癌厨房,几乎全年无休,连过年的时候也都只是吃了口年夜饭又立马回到了摊子上。 万佐成夫妇对很多家属来说,已经是亲人般的存在了。因为他们的善心,让无数病人都能在无尽的病痛折磨中感受到一丝温暖。 正如他们说的:“再有钱,来了肿瘤医院也会穷,但是再穷也要吃口热饭啊。” 老俩口也因为这样的善举,被评为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信源:中国日报网-2024-04-29-20年不打烊:南昌抗癌厨房里的烟火与温暖
2003年的一天,一对中年夫妇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儿子来到一家早点铺,小心翼翼地问老
哄动这史记
2024-12-23 09:33: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