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妈在10年间碰瓷357次,从街头小贩到公家单位无一幸免,结局怎么样了呢

彬岩情感 2024-12-12 22:21:42

天津大妈在10年间碰瓷 357 次,从街头小贩到公家单位无一幸免,结局怎么样了呢? 天津的杜大妈用10年时间碰瓷357次,自己尝到甜头后,又带领女儿发家致富,这真是一出荒诞至极的现实版致富经,其结局大快人心。 杜大妈是天津市民,早年丧夫,无固定工作,无退休金,还一身疾病,她为了在繁华的都市找到一条生财之道,杜大妈的选择超出了道德底线,游走在法律的边沿,她靠“碰瓷”发家致富。 杜大妈利用自己老年人特殊的身份和不健康的身体状况,将弱势群体的标签发挥得淋漓尽致,她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一次次对无辜的人进行敲诈勒索。 “碰瓷”这个词,大家对它的理解,多是在路上佯装被车刮倒,撞到,从而向司机或者是骑手索要钱财。但是杜大妈这个碰瓷,她对自己可是有安全意识,她不碰车,她的范围可广了,让你想象不到。 杜大妈的碰瓷生涯是从街头小贩开始的,慢慢积累经验,也积累胆量,逐渐扩展到大卖场、连锁店甚至是公家单位。 每一次碰瓷,她都要经过精心的策划,从目标的选择,到碰瓷选择什么方式,都反复斟酌、周密安排,做到万无一失。 她最经典的一次碰瓷,是在红桥区一家烤鸭店,她进烤鸭店,点的却是一份杭椒牛柳,牛柳上桌后,她竟然一口咬定这不是牛肉而是鸭肉。 她在店里大吵大闹,引来很多人围观,店家百口莫辩,只能息事宁人,自认倒霉,最终选择破财免灾,双倍价值赔了杜大妈。 然而,这还不算完,杜大妈的胃口可没有这么小,她拿了店家的高额赔偿后,又跑到市监 管 局投诉,坐实了店家鸭肉充牛肉,硬生生得逼迫店家再次掏钱息事宁人。 这次稍使伎俩就轻松赚到了钱,尝到甜头的杜大妈更加肆无忌惮,她开始计划购置房产,要过上人人艳羡的富人生活。 然而,她想要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欺骗和讹诈的基础之上。 她会在大卖场里假装被地上的商品绊倒,要求商家赔钱。如果商家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会坚决拒绝,只要钱,如果不给就会大吵大闹,直到满足她的要求为止。 她还会在人流密集的街道上,上演“碰瓷”好戏,只要她看上的人,就没有能逃脱她的手段的,和解的办法就是自认倒霉,拿钱解决问题。 杜大妈还有更绝的招数,她在饭店用餐后,会无中生有地说食物有问题,以此向店家索要高额赔偿。 一次次碰瓷得逞后,杜大妈的胆子越来越大,“碰瓷”的手段也不断得升级,她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 她从业十年,实现了她当初的愿望,购置了多套房产,过上了人人艳羡的“富裕”生活。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杜大妈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厌恶,随着报案的人数越来越多,派出所重视起了这个案子。 经过多方调查取证,杜大妈牵扯到的案子可真不是小数目,10年时间作案357起,差不多10天就碰瓷一次,好吓人的一组数字。 杜大娘多次进行碰瓷勒索,其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他人的正常生活。2019年5月7日,她被天津市河北区派出所刑事拘留,结束了她的碰瓷生涯。 最终,法 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天津“碰瓷王”杜大娘被判处监禁1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杜大娘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碰瓷众多商家,她利用老年人身份和所谓的疾病,将“碰瓷”当成“生财之道”。她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受到法律制裁实属必然。 杜大妈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根治碰瓷这一顽疾,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从多个层面入手,综合施策,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声明:为了增加可读性,故事存在润色,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0 阅读:0
彬岩情感

彬岩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