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17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的一个普通早晨,突如其来的火灾打破了城市的平静。 更令所有人震惊的是,这场火灾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失火事件,背后隐藏着一个精心策划的惊天大案。 沙市信用联社的金库被盗,三名值班守库员和门卫惨遭杀害,237万人民币的现金不翼而飞,这场暴力犯罪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案件的侦破并非一蹴而就,调查陷入了长达数年的僵局,直到1998年,关键证人江运华终于在警方的持续追捕下落网。 1995年12月16日晚,荆州市沙市的信用联社金库内运送了一批巨额现金,作为一个小城镇金融机构的储备。 这笔金额庞大的现金,引起了江运华的强烈兴趣。江运华当时刚刚出狱,过着艰苦的生活,见到这些现金,他的内心暗暗盘算:如果这些钱是自己的,该有多好。 江运华不仅熟悉沙市的地理环境,也掌握了某些技术技能。 多年前,他曾经在一些单位工作过,学习了氧割技术和一些机械技能,这为他日后实施犯罪提供了关键工具。 在他心中,这笔钱成了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第二天晚上,江运华联合了两名罪犯——刘焰勤和刘昂,开始实施精心策划的盗窃计划。 三人通过翻墙进入信用联社二楼,并将值班守库员曹伟和陈旭川残忍杀害。接着,他们杀害了门卫施金木,并带着氧割设备,开始实施金库的盗窃。 为了掩盖罪行,江运华等人放火焚烧了作案现场,试图通过火灾销毁证据。三人将现金装入袋子,驾车逃离了现场。 案件发生后,荆州市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工作。调查的第一步是勘察案发现场,特别是金库的防御设施。 金库门前的11道铁门证明了作案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他们显然了解金库内部的结构和安全设置。 现场留下的工具,包括氧割设备和钳剪,也表明了作案人员的技术能力。 虽然警方在初步调查中排除了银行内部人员的嫌疑,但案件却因缺乏直接线索而进入了僵局。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件侦破陷入了长期停滞。 直至1996年,警方的视线开始集中到了一家沙市本地的氧割设备供应商——津德公司。 调查发现,作案现场遗留的氧割设备,恰巧是津德公司生产的,但这套设备在案发前几个月就已经失窃。 公安机关紧急追查失窃设备的去向,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仍然未能揭开案件的真相。 1998年,沙市公安分局的民警在日常巡查中注意到一个可疑人物——江运华。 江运华自从“12·17”案件发生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再是一个昔日的劳改犯,而是突然暴富,购买了小汽车和商品房,并且开设了一家影碟店。这样突如其来的财富引起了警方的警觉。 经过仔细调查,警方发现江运华精通氧割技术,且与案件发生时的作案手法高度契合。 更重要的是,江运华的行为非常异常,他一直在试图掩饰自己暴富的原因,谎称自己通过做生意获得了巨额财富。 然而,警方的进一步调查揭示出这一切都是谎言。江运华并没有做任何生意,而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巨额财富。 1996年4月,江运华被警方带走审讯。在长达三天的审讯中,江运华的心态逐渐崩溃。 在警方的攻心策略下,他最终供认了自己参与了“12·17金库劫案”,并交代了与他共同作案的两名同伙——刘焰勤和刘昂。 江运华的供述为警方提供了重要线索,然而案件的最终解决却依然充满波折。 刘焰勤在审讯前因害怕被捕而选择自杀,刘昂则一直潜逃。尽管公安机关从未放弃对刘昂的追捕,但多年过去,刘昂始终未被捕获。 经过20多年的追捕,刘昂终于在2020年被抓获。这一次,刘昂的心态与之前的逃亡时截然不同。 在民警的追捕面前,刘昂并没有试图逃跑,而是平静地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原来,这些年他在逃亡生涯中始终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直到疫情爆发后,他意识到自己无路可逃,终于决定主动向警方投降。 2012年,刘昂在安徽马鞍山的踪迹被发现,但由于其高度警惕,警方未能成功抓捕。 直到2020年,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抓捕行动,刘昂终于落入法网。
1995年12月17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的一个普通早晨,突如其来的火灾打破了城市
鲁肃聊历史
2024-12-10 20:23:09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