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宋戈庄村位于青岛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西部,距办事处驻地约1.5公里,东与东宋戈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2024-12-04 13:55:09

西宋戈庄村位于青岛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西部,距办事处驻地约1.5公里,东与东宋戈庄村相邻,西与黄埠岭和东辛置接壤,南邻北卧龙村,北邻中宋戈庄。有兰州西路、泰州路、寺门首路、亳州路连接市内。全村有张、刘、高、王、杨、胡、陈等姓氏。张、刘、王三姓人口较多,各占21%、12%、8%。 相传古时有宋氏迁至此地,繁衍成村,称为“宋哥庄”,后改称“宋戈庄”,道光《胶州志》即有标注。据《胶海张氏世系谱》记载,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5),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张氏迁至曹汶,至十四世又从曹汶迁至该村。 西宋戈庄村清代属胶州中央区;1930年属胶县第一区;日伪统治时期属镇华乡;1947年属墨河区;1949年属大行十一区;1955年属城关镇;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 年属城南人民公社:1984年属三官庙乡:1987年属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至今。 该村特产“卤水豆腐”。利用当地产的大豆做原料,豆腐细嫩、营养高、口感好,在当地比较出名。该村曾有一周边闻名的高跷队,规模较大,多时曾达40余人,城里和周边村大户人家经常请去演出。1953年该村又成立茂腔剧团,演员达20多人,四处演出,剧目有《墙头记》、《李二嫂改嫁》、《东京》、《西京》等。 该村有用玉米棒皮编织工艺品的传统。人民公社时期,村民编织墩子、蒲团、各种垫子等,后来逐渐编织一些用于欣赏的工艺品,有福墩、花篮、老虎、元宝兜、手提兜、自行车坐垫等。这些编织品很精美,上面带有各种图案,更精巧的村民还在编织品上编上“西宋”字样的图案,在市场上很好销。 据《胶州百家姓》记载,该村张氏家族于清代曾出过几位名人。张珩,字曰遂,清地方官员,少失怙,承兄张琛教育,苦志力学,由岁贡授湖北黄陂知县。张沅,字药山,清胶州教育名家,14岁为秀才,授青州府训导。张存仁,字伯刚,张沅之子,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举人。张秉义,字质夫,张沅之子,清朝地方官员,由拔贡分发湖南试用州判,曾授四川宁远知府。可谓是人才辈出。

0 阅读:0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