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卧龙村位于青岛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西南,距办事处驻地约2公里,东与油房台子、西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2024-12-04 10:44:08

南卧龙村位于青岛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西南,距办事处驻地约2公里,东与油房台子、西与辛置、南与苗家村、北与卧龙村相邻。全村有张、刘、董、姜、孙、栾、薛、庄、杨、李等姓氏。张、刘、董姓人口较多,张姓占15%;刘姓占13%;董姓占8%, 据考,最先是栾姓从里岔镇张应村逃荒而来。张姓是从原胶南松山迁来;薛姓是薛家岛人,在高密看茔,后迁来。该村在北河底立村,后来移到现址,由东、西卧龙村组成。据说因当地有土龙一条,色黑质硬,与两边黄土颜色分明,宽2米,长2里许,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状似卧龙入河吸水,在北卧龙的南面,遂称南卧龙村。 南卧龙村清代属胶州建信乡;清宣统三年(1911)属胶州庸生区;民国初属胶县庸生区;1929年并入二区;日伪统治时期未变1948年属城南区;1950年属十一区1955年属墨河区;1958年9月属城关人民公社;1962年东、西卧龙合并成南卧龙,属城南人民公社:1984年属胶县三官庙乡;1988年属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至今。 该村为胶州大白菜良种培育基地,每年培育很多种子,由胶州种子站统一收购销售。这里的大白菜品种纯正,保证了胶州大白菜的品质。 该村古迹有3处。一是马跑泉。位于南卧龙东北角,泉眼粗如擀面杖,水质清甘。据说唐王东征经过此地,人困马乏,饥饿口渴。唐王座下的宝马行至此地,四蹄紧跑,不一会儿尥出一汪清泉。从此人们称这个水泉为“马跑泉”。二是关爷庙。关爷庙有3间房,内有3尊塑像,关公为中,关平、周仓分列两旁,关公塑像头上方写有4个大字“亘古一人”。清末民初时,庙宇已破旧,建国后被毁。三是高家坟。位于村东,为清中期高密的一位会看风水的高姓所建。他认为这里是“卧龙地”,在此建坟能使他的家族兴隆昌盛。1958年挖坟的时候,曾挖出镶嵌在墓室墙上的南砖,砖上有“御医”两字。 清末该村有个刘员外,据说是武举出身,有功名。过“长毛”(捻军)时,刘员外奋起自卫,一把长刀把“长毛”杀得闻风丧胆,后来周边村庄就有了“高粱秸,梢朝前刘家有功名,无人敢阻拦”之说。那把杀过“长毛”的大刀,曾被其家族作为镇家之宝世代相传。 该村出嫁的闺女,每年正月十六有回娘家“吃余(鱼)”的习俗,意为娘家很富有。过年有着吃不完而余下的好饭,这样也会给夫家和娘家新的一年带来好运。村中至今流传着“十五过后是十六,闺女想着娘家锅后的一碗肉”的民谣。

0 阅读:0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