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张扬】 继续欣赏清宫挂屏。 这又是一个用最张扬的材料呈现最不张扬效果的例子。屏板用了名贵的黄花梨,可大片木纹展现的不是贵气,而是天然之趣;图像凹陷处描金银,取代设色山水中的大青大绿,贵重的颜料却比青绿更显沉稳。岁月侵蚀,金银斑驳,深浅变化却更丰富,有色调统一却不失缤纷的辩证美感。 再看挂屏上的题诗,又有了新发现。 题诗涂成绿色(图五),暗示玉器;宫里经常用玉料摹刻皇上的书法,粘贴在屏风上。两件挂屏上的题诗都由乾隆皇帝创作,由大臣吴玉纶书写。两首诗的标题是《御制题松岩仙馆图》(图二右)和《御制题乔岳初秋图》(图二左),说明挂屏的画面模仿了被弘历题过诗的两幅画。 检索《松岩仙馆图》,发现台北故宫有一件同名画作,传为宋画,应该不早于元代;构图与挂屏略似,但画上的弘历题诗不同,所以不一定与挂屏有关联。又检索到弘历写过一首《题和阗玉松岩仙馆图》,内容与挂屏一模一样,标题多了“和阗玉”三个字,看来皇上很喜欢原画,不仅叫人改成挂屏,还做成玉山子、玉插屏之类的摆设。 《乔岳初秋图》的源头更容易找到。检索得知弘历写过一首《题王蒙乔岳初秋轴》,所以宫里应该收藏过元代画家王蒙的《乔岳初秋图》,是不是真迹就不知道了,反正弘历喜欢。王蒙画山水,有时纯用黑白水墨,有时候添些红树蓝树(你没看错)表现秋景。弘历题诗最后一句“红叶轻参绿树间”(图五),暗示这幅画上有红有绿。这时再看图八,水榭之上有两棵树,树叶颜色略有不同,工匠可能想告诉观者“其中一棵是红树”。我倾向于下面一棵是红树,你觉得呢? 回过头来发现,这对挂屏又是弘历“再创作”的典型例子:喜欢一幅画,所以要题诗,还要制作“副本”,但副本不全是模仿,从样式(绘画变成挂屏)到材质(纸绢变成木刻)都要创新——这就很像今天的“文创周边”,只不过我们只是“买买买”,弘历还会参与“改改改”,更像社交媒体上的手工达人,乐趣也比我们多很多吧。 ///黄花梨木边框·阴刻填金·松岩仙馆图乔岳初秋图挂屏,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照片拍摄于故宫博物院《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展览已结束。 另,明年的故宫年票已经开售啦。王牌讲解员的一物一说 故宫 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不张扬】 继续欣赏清宫挂屏。 这又是一个用最张扬的材料呈现最不张扬效果的例
文化讲解员啊
2024-12-02 20:31: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