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程序员写给阿姆斯特丹的话
程序员八哥
2024-12-01 00:49:56
今天就要坐飞机返回广州了,这几年多次往往返返于西欧和中国,离别的时候总是略带伤感和不舍
记得,2022年的3月14号,第一次落地阿姆斯特丹的心情还历历在目。
我的父母多次劝说,理由是,你如果有能力,你在广州,甚至是在老家陆丰,都可以赚钱,干嘛要跑1万公里,做飞机12个小时,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而且人生地不熟地方去从零开始。
我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想,飞机要飞那么久,万一有什么事,怎么办,有几天还做噩梦
刚落地schipool机场的时候,当时的心情是完全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所有的文字,全部是英文,看到的都是欧洲人,一个全新的世界,就在12个小时的飞行后,直接展现在我眼前,这种视觉冲击和落地后巨大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有一种对未来的无限的憧憬也有畏惧。
还好,当我情绪低落和无助的时候,吃一顿好吃的,就好了,基本上走到哪里就得吃到哪里,荷兰客户,YIP集团的老板,Long给我介绍了荷兰当地的海鲜店,Simply fish,不管是浓郁的龙虾汤还是清蒸波士顿龙虾,还是生蚝,寿司,基本上满足了我的中国胃,就这样子,从吃的切入和适应,开始逐步适应荷兰的生活和节奏。
这些年来的工作和生活,让我感觉到,其实在地球的另一端的人,也是和我们一样的生活,吃饭也会用筷子,工作的时候也会有argue, 项目也会有delay的时候,但是总体来说,慢节奏的生活,还是让人感觉到,生活并不一定是要快
同时通过感性的生活的体验,我重新拿起了历史书,世界史,原来荷兰曾经也在世界上主导事务达一个世纪,在欧洲的经济遇到瓶颈的时候,也是他们在北美先有了自己的地方,现在的纽约,之前有一个名字叫New Amsterdam,刚好我下一站要去的地方,就是纽约,是很巧合,但是巧合之中有着必然的联系。
走出国门,在外体验之后,我更多的意识到,这个星球和世界是多么的美好,机会是多么的丰富,但是,首先要把自己定义,定位为,一个地球人,像马斯克一样,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为人类找到下一个适宜生活的星球,火星。
离开阿姆斯特丹,确实是有一些依依不舍,等我去探索完new Amsterdam,以后再找时间来看看我的老朋友,去YIP fellow喝喝啤酒,去Simply fish 吃吃海鲜,去海牙的华为食堂蹭蹭饭,在hoofddrop吹吹风,在运河上坐坐船,在小粉象看看表演,再见Amsterdam,广州我回来了,纽约等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