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白天反而不如死

学林评文学 2024-11-22 16:57:07
[萌萌哒R]故事从一场发生在纽约中心地带的交通意外开始,我和凯瑟琳在从餐馆出来的路上,正在讨论要不要去看电影,此时一辆出租车撞昏了我。此时的读者,并不知道“我”是谁,生活背景是什么,只能看得出来“我”非常爱凯瑟琳,虽然她说话的语调悲伤又苦涩,但是他爱她面部的阴郁之美,称赞她的痛苦带着一种圣洁的意味。他用阴沉的视角看待这位女士的追随,以及接下来躺在病床上产生的反问:善良的上帝到底做了什么,才配得上人类?繁华的纽约街市与他和凯瑟琳的过往遭遇有着巨大的反差。 [哇R]《白日》这部小说利用了插叙的描写手法。以“我”躺在病床上这段时间为核心,讲述“我”的过往,然而作者却不直说,他回忆在暗夜之下的海面航行时,在甲板上向陌生人讲述童年时光、神秘的梦、宗教情感、纳粹集中营经历,这些都不曾在《白日》里提及一个字,但这些给幸存之后的他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写道:我害怕白日。夜里所有的面孔都是熟悉的,所有的声音都似曾相识。在白天,我所遇到的,皆为陌生人。自己是活着的死亡信使。白日,是继续活着的“我”对磨灭不掉的那种针对犹太人大屠杀的恐惧,祈祷上帝的存在发挥了什么作用?“我”对此不断反问。 [自拍R]在病床前,拯救“我”的不止是来注射青霉素的护士,还有走廊里徘徊的凯瑟琳,她甚至请来了律师,要为重伤受害的“我”争取赔偿金。还有天天查房的拉塞尔医生,他讲述自己的英雄故事,他相信医术可以对抗死亡。但“我”的身体始终游走在死亡边缘,心理已经期盼死亡。拉塞尔的努力违背了“我”要死的意愿,他挽救了我的生命,阻止我去见我的祖母!我被拉扯在生死之间。 [偷笑R]凯瑟琳说“我”在昏迷那些时候,说过好多次“萨拉”这个名字。“我”继续回忆,继续被伤害,这是“我”妈妈的名字,也是偶遇集中营幸存女孩的名字,这个刚刚超过十二岁的女孩的遭遇,再次刺激了我。 [抓狂R]《白日》中,“我”的所有经历均在病床上和痛苦回忆之间产生,来回跳转,也在“我”和凯瑟琳之间充满波折的情感中跳转,凯瑟琳愿意和“我”生活在一起,而“我”是死人,不愿意和她在一起,但病床上的我在精神与肉体痛苦之间继续死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