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太紧会怎么样? 我上小学五年级已经是1977年了,虽然文革已经结束,但大多数人的观念仍然跟文革时期没多大变化。 有一次公社组织全体五年级学生统考,我有一个发小考试完了以后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自己一定会考个好成绩。公布成绩那天,语文老师手拿成绩表,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大家说:“某某同学作文全公社第一。” 因为地自己非常自信,我这位发小坐在下边,得意的嘿嘿笑着站起来。正在他准备说两句谦虚的话的时候,语文老师说了俩字“倒数”,一下子让我这发小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原来,这位发小的作文这次被判了0分,原因是他整篇作文少写了一个字。那时候村里的广播天天播样板戏,有一句经典唱词是“决不辜负党的期望”,但我们那时候的理解力有限,并不知道“辜负”是什么意思。我这位发小的作文中,同样用到了这句词的“决不辜负”,但不知道是因为初心,还是因为不理解这句话,他的作文中少写了一个“不”字,于是公社考试组直接给他的作文判了0分。 这件事不但让我们记住了“辜负”这个词的意思和用法,也充分说明当时的人们,在政治方面的敏感。说敏感可能还不够,几乎还保持着之前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的过敏性。因为按照正常来讲,出题老师和判卷老师很容易得出我这位发小漏掉“不”字的原因。其实如果整篇作文写得好,真漏掉这一个字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会影响作文的得分。 不过,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为此承担风险。所以,虽然只是表面上的一个疏漏,判卷组最后给一个小学生的作文判了0分,还拿这事当反面典型对全公社小学生进行教育,可见阶级斗争让人们的精神紧张到了什么程度。 这到底是“虽然吃不饱但是精神好”呢,还是精神过敏分不清好赖呢?
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太紧会怎么样? 我上小学五年级已经是1977年了,虽然文革已经
孙正清源
2024-11-20 12:40:29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