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做“磁共振”?提醒:不是辐射,主要因为这四点 虽然许多人都曾体验过核磁共振成像,但一听到“核”字,不少人便心生疑虑,担心其涉及辐射,甚至因此产生抵触情绪。那么,磁共振检查是否真的蕴含辐射风险呢? 磁共振成像的工作原理是在人体周围构建一个强大的磁场,促使体内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核(而非核辐射意义上的“核”)沿磁场方向整齐排列,并激发它们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回归常态时形成的信号,便是构建MRI图像的基础。 简而言之,此处的“核”仅指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核,与放射性核辐射无关,也无需X射线的辅助,因此,MRI检查是安全无辐射的。 磁共振以其高分辨率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著称,能够探查全身多数部位,揭示多种疾病的踪迹。但在日常诊疗中,医生往往不会轻易推荐磁共振检查,这背后有以下几个原因: 1、检查费用高 磁共振设备不仅购置成本高昂,还需定期维护,包括添加液氮以保持超导磁体的低温状态,这一操作费用不菲,每次可能高达数万元,导致MRI检查的整体费用较其他影像检查更为昂贵,非必要情况下,医生倾向于选择更经济的检查手段。 2、检查耗时长 磁共振检查每个部位通常需要10分钟至半小时不等,且过程中伴随较大噪音,患者需保持静止状态,以免影响图像质量,这样的要求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可能较为苛刻。 3、禁忌症众多 体内装有如人工耳蜗、心脏起搏器等电子设备的患者,接受MRI检查可能会引发设备故障或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干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4、特定部位不适用 由于肺部、胃部等区域含氢原子较少,MRI对其成像效果不佳;而心脏、肠道等富含气体的部位,同样不适合进行MRI检查,因为这些因素会干扰图像的清晰度。 尽管磁共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医学影像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考虑到其成本、时间要求、禁忌症限制及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医生在推荐时需综合考量,确保检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做“磁共振”?提醒:不是辐射,主要因为这四点 虽然许多人都曾体
奇妙本草
2024-11-19 23:37: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