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关键时刻,再生气也别骂孩子,以免遗憾终生 古语有云:“卑幼有过,慎其所以则让之者”,意指在孩子犯错时,父母应慎重责备。尽管教育孩子乃父母之责,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教育的成效,往往取决于批评的时机。若时机不当,努力恐将付诸东流,甚至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伤痛。 在育儿路上,面对孩子的淘气与过失,我们难免心生怒气。但在以下五个关键时刻,即便怒火中烧,也应尽力克制,避免对孩子出口伤人。 一、饭桌之上,勿施责备 饭桌,本应是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时刻。然而,有些父母却喜欢在此时批评孩子,导致孩子心理压力剧增,食欲受损,甚至留下深刻的心理创伤。网友@光芒的老公便是典型例子,常因小事在饭桌上责骂孩子,让孩子每餐都如坐针毡。网络上,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令人痛心。 饭桌教育,不仅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可能破坏亲子关系。明智的父母,会选择在饭后与孩子平静交谈,这样既不影响孩子的用餐体验,又能更有效地传达教育信息。 二、公众场合,保留尊严 地铁上,一位母亲因孩子犯错而当众责罚,甚至逼迫孩子下跪,引起众怒。这样的场景,不仅让孩子颜面扫地,更可能在其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孩子虽小,亦有自尊。当众指责,只会摧毁其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孩子在自卑与叛逆中徘徊。 真正的教育,不是宣扬孩子的过错,而是尊重孩子的尊严。在公众场合,即使孩子犯错,也应先关上门,再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与教育。 三、低谷之时,给予支持 演员金靖曾坦言,自己在低谷时从不向父母倾诉,因为父母不仅无法提供情绪价值,反而会加重她的痛苦。当孩子陷入困境时,父母的责备只会让孩子更加无助和内耗。相反,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能让孩子重拾信心,勇敢前行。 在孩子低谷时,父母应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用积极的情绪价值为孩子注入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四、喜悦之际,共享快乐 自媒体博主Lily分享了自己因分享旅行计划而被母亲责备的经历,导致她即使经济独立也不敢随意消费,产生了深深的负罪感和羞耻感。这样的“扫兴式父母”,不仅不能共情孩子的快乐,还会让孩子的情绪一落千丈。 养育孩子,应学会“课题分离”,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幸福感。当孩子分享喜悦时,父母应给予真诚的祝福和赞美,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五、忧惧之间,温柔以待 讲书人樊登曾分享自己如何温柔地处理儿子打碎茶杯的事件。他没有责备孩子,而是先安慰孩子、收拾残局,然后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安全感,还让孩子学会了如何避免类似错误。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反应至关重要。责备只会让孩子更加惶恐不安;而接纳和引导,则能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 作家唐·艾里姆曾说:“掌握好责骂与训斥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父母的管教,不应成为压垮孩子的稻草,而应成为拯救孩子的绳索。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应学会克制批评的冲动,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与孩子沟通。 饭桌之上、公众场合、低谷之时、喜悦之际以及忧惧之间,都是考验父母智慧的关键时刻。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加宽容、耐心和克制的父母,用爱滋养孩子的成长之路。
五个关键时刻,再生气也别骂孩子,以免遗憾终生 古语有云:“卑幼有过,慎其所以则
山里记食美
2024-11-15 16:15:22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