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对#理记质疑江歌妈妈诈捐# 这个话题的综述两篇其实是一个整体,链接放这里
1.。2.https://weibo.com/7072228400/5096738794505986
本周综述:
(一)以理记为代表的质疑、指控派。
(1)舆论上进一步取得进展,包括微博、头条、抖音、小红书各平台,不得不说,舆论上正朝着对这派有利的方向推进,并且实实在在的取得了战绩。
(2)邀请的来自日本某警务机关的“知情人”,进一步加强了受众的“自由心证”,也为整个话题增加了热度。
(3)后来上桌的王海攻击征集被害人和线索,看来拟走集体报案(或诉讼)的渠道,这算是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这条路径如果运作成功,功力不可小窥。
(4)但问题(或不足)也显而易见。
①进一步失焦。
虽然理记一再强调与刘鑫无关,与生命权纠纷案无关,但是走着走着就走上了一体化,连理记本人也开始翻江歌被害案的源头了 。
对质疑派来说,如果能实现正本清源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忽略了现实性问题,触及审判机关的红线,轻则为地方部门脱身不介入提供了理由,重则触碰强大阻力,前功尽弃。
②从法律视角看,连线的嘉宾多是匿名嘉宾,身份无法确认。
人证也是证据,但最低要求是这个人身份是真实的。如果真实身份没有得到可信验证,法律上尚不具备证明力
③指控的烈度在一步步降低
从开始的涉嫌各种犯罪,到后来的违法乱纪,到这周降低到违背社会公义了……
再降一步就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
④王兆杰书记已经不再是本周质疑派发力重点,加上开始翻生命权纠纷案,正反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公权力“公开介入”的可能性其实在逐步降低。
⑤从理记微博评论区重合性和几乎无大V转发来看,话题要热起来不容易,如果一周比一周冷,最后可能成了烂尾楼。
(二)支持江秋莲女士的一派。
(1)首先是节奏没有乱,在强大的压力之下,虽然没有出招,但也避免了出败招,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背后的驱动力可能来的两点:
一是对不涉嫌犯罪的自信;
二是对权力机关非公开的调查有所了解。
(2)利用对方组织性差,信息去伪存真不到位的漏洞,在个别信息点上开反击,保持了舆论最后一块阵地没有完全丧失。
(3)依旧缺乏流量大V的支持,在舆论上要翻盘极其困难。
(4)依旧没有正面回应,道义上就处于下风了。
可能的原因之一,不排除是在等待权力机关的调查基本结束后再回应。
(5)对方的指控烈度在降低,但是本方的防守线其实也在不断降低。
有些支持者已经退到罪与非罪了,后面就无路可退了。
(三)法律风险
(1)上周的综述中我说“对于理记一方主要人员来讲,舆论的进展和刑事的风险是两条反向曲线:舆论的进展越彻底,刑事风险越高”。
本周维持且增强这一判断。
(2)伴随着话题的进展,一些双方非主要人物之间,甚至是小透明之间的民事纠纷也将陆续出现,互联网侵权的法律风险是要注意的。
很可能正主还没上法庭,双方的小透明们先成了被告。
这里提醒一下,不管对谁,尽可能不要用侮辱性词语。因为诽谤还需要凭捏造这个条件,但侮辱不需要。即便你说的是事实,也不否定构成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