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流民图》描绘了100多位人物…

李千的精神世界 2024-11-05 23:10:19
蒋兆和先生曾说:“知我者不多,爱我者甚少,识吾画者皆是天下之穷人,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殍”。 《流民图》‌是近代画家蒋兆和历时两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中国人物画,描绘了一百多个深受战争灾难之苦的难民形象,记录了战乱中劳苦大众流离失所的惨状,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这幅画不仅刻画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注重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挖掘,烘染出悲怆的氛围,宣泄着作者愤慨的情绪,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历史背景,《流民图》的创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画家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呼吁。画作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控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艺术特色,《流民图》在构图上多为半身特写,注重对人物个性的刻画,笔墨侧重悲怆氛围,烘染愤慨情绪的宣泄,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蒋兆和以浑厚有力的笔触控诉战争,呼吁和平,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艺坛上确立了不朽的地位‌。 历史影响,《流民图》被国际美术界视为“二战期间的三大反战画卷”之一,展示了艺术的力量和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画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重要地位,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943年,为避开日军耳目,《流民图》更名《群像图》,开展当天遭到日本宪兵队的冲击,随之接到禁令。曾有一位教师事先买了一套《流民图》的照片,在礼堂为学生们展览,躲过日本宪兵的视线。 1944年,《流民图》在上海短期展出,不幸被强行借览,此后音信杳然。 1953年,上海美协从某地下室的垃圾堆中发现了只剩下半幅《流民图》,残破霉烂,于是即刻将它重新装裱。 1988年,该画由艺术家家属萧琼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0 阅读:4
李千的精神世界

李千的精神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