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小孩“空心”的根本之法 原创制度应为创造力发展架构 人的身体的成长,靠物

飞美和生活 2024-11-01 20:55:11

弥补小孩“空心”的根本之法 原创 制度应为创造力发展架构 人的身体的成长,靠物质营养;而精神的成长,靠价值滋养。 一 人活着是要有价值追求的,要有意义感,所谓“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就是有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生命就会有光;而无追求、无价值、无意义,生命之光就会熄灭。 人的最质朴、最平常的价值感、意义感来自人际关系的感恩,如“我要努力,将来好报答对我有恩的亲人”、“我将来要做什么,对社会有所贡献,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等有多层次的超越狭隘自我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就自然有价值感、意义感,即使身处逆境也百折不挠,自带光芒。 所以,人的价值感、意义感来自人际关系的格局,来自对他人、对社会的关切。 二 一个人有价值感、意义感,还要有实现价值、意义的希望感,灵魂才能充盈起来,人格才会健全,才不会有“空心病”;若没了希望,生命的价值、意义之光,也会熄灭。 培养孩子价值感、意义感、希望感,教育之根本途径在于开设《公民课》,把自己的价值、意义、希望与社会的发展联结起来,同自己的权利、责任联接起来,人活着就不会陷入孤立的自我而缺乏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结而精神空虚、“空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