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博物馆##带你看展览# 北宋.灵鹫纹锦袍
故宫博物院
1951年发现于新疆阿拉尔墓地,锦袍为半掩襟,交领,窄袖;后身开禊,高于臀部。全袍以毯路双鸟纹锦作面料,用素绸作里,鹅团花锦镶领边,袖口镶接一段双雀栏杆锦袖头。领、袖、襟的外缘,镶着羊皮“出风”,出土时羊皮已残留无几。所用锦地面料越路双鸟纹锦,经丝为黄色,纬丝有淡黄、黑、黄绿、白四色。由纬丝显花,基本组织是三枚纬面斜纹。花纹的骨骼是圆形的交切与重叠。这种格式是宋代丝绸图案中流行的式样,称作越路纹。在越路纹的圆环中,填充背向对称的双鸟。鸟的姿态举翅昂首,似在奋翼起飞,背靠直立的花树。圆环的周边,饰以几何连钱纹和古波斯式的连珠纹。在圆环的交切处和空隙部位装饰的连珠四叶和四鸟纹团花,也都带有波斯风格的影响,融合了中西方的装饰特色袍领用的鹅团花锦花纹,鹅在圆形中间回旋穿花飞翔,团花外围以四面对称组合的花叶布地,是中国唐、宋间流行的图案格式。两袖口缝接的双雀栏杆花纹锦,也是唐以来工艺装饰花纹中常见的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