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多是“拖”出来的,出现这5种迹象,肠道或已“病”得不轻 根据《2022年内

奇妙本草 2024-10-23 23:03:02

肠癌多是“拖”出来的,出现这5种迹象,肠道或已“病”得不轻 根据《2022年内科学年鉴》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结直肠癌患者中,有高达76.9%的人在初次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这主要是因为早期肠癌的症状较为隐匿,容易被人忽视或误诊,从而导致病情拖延至中晚期才被确诊。 针对这一现象,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的李进教授提醒,生活中若出现“三多两痛”的症状,应高度警惕肠癌的可能性。 所谓的“三多”包括: 一是排便次数增多,且腹泻与便秘可能交替出现,同时大便的形态也可能发生改变,如变细、变扁等。 二是便血次数增多。需要注意的是,要仔细区分肠癌与痔疮引起的便血。痔疮出血通常呈喷射状且量多,而肠癌出血则多为少量但持续,且常伴有粘性血液大便。 三是放屁次数增多,特别是伴有刺鼻臭味的放屁,更应引起注意。 而“两痛”则指的是: 一是腹部疼痛。当肿瘤引发肠梗阻时,可引起腹痛、腹胀的症状,疼痛部位通常集中在腹部中下处,且可能由阵发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二是肛门疼痛。特别是当肿瘤靠近肠道末端时,可能导致肛门出现疼痛、坠胀感。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其他癌症,肠癌的防治难度相对较低,也最容易规避。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的郑树主任强调:“肠癌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一旦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与生存率。” 因此,特别提醒以下八类肠癌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肠癌早筛检查: 包括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贫血者;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结直肠息肉病史者;本人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史或肠道息肉病史,或出现腹痛、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便、便血等消化道症状者;有慢性胆道疾病或胆囊切除史者;有盆腔放化疗史者;糖尿病患者;有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者;以及高龄、吸烟酗酒、男性、缺乏运动等情况的人群。

0 阅读:0
奇妙本草

奇妙本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