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还没睡醒,就去梵高博物馆溜达了。不知逛多少遍了,今天去是为了听一个朋友的导览。 梵高是常看常新的。常展没什么好说的,荷兰、巴黎、阿尔勒、奥维尔四个时期,脉络清晰。好好盯着《杏花》看了会儿,绽放得热烈,近乎天真的蓝。叔叔文森特画给侄子文森特。提奥在信里写,“希望他像你一样有决心和勇气”。 我不知多少朋友去看过去年梵高博物馆和奥赛博物馆联合发起的“梵高在奥维尔:他最后的日子”(Van Gogh in Auvers. His Final Months)展览,once in a life time, 把他临死前在奥维尔居住的七十多天里,全部的作品一次呈现了出来。精彩绝伦。这可能是我有生以来看过最动人的展览之一。为了观看这次展览,我还先从巴黎出城,去了趟奥维尔,去到历史现场,再回到城里的奥赛看展。难忘的一天。 图3是《麦田群鸦》在今天的梵高,图4是在奥维尔的麦田现场。 到了才知道,有特展最近刚开幕!为了庆祝印象派诞生150周年(1874年),梵高博物馆展出了“荷兰收藏的印象派”,也就是荷兰整个国家有史以来收藏和购买的印象派的画。大多数都看过了,但还是有少数私人藏家的。过半是莫奈的。 整体还是很不错的。荷兰人说印象派刚起来的时候,我们不太能欣赏得了,后来才意识到高攀不起(bushi),但塞尚等人,也是被荷兰画家、印象派先驱Johan Jongkind启发的。也就是自谦里夹杂着自豪。 结尾处的策展很有意思,展板上写道,梵高博物馆在2020年买下了德加这幅《浴女》(图8),立即引发了一些争议:博物馆里裸露的女性形象还不够多吗?我们还要再强化如此的男性凝视吗? 自己反思自己,自己质问自己,开放式的。哎呀,看到这种正常的对话真好。 最后一个展厅里,也是一个开放问题:你觉得我们荷兰收藏的印象派作品里,缺失了哪些名作?我们认为,缺了这七幅挺遗憾的(只有七幅吗?)……接着看才知道,这七幅都是荷兰人曾经买下过,后来又不懂得珍惜,以很低的价格卖掉,或是去竞拍,没抢过私人买家的。 最后来了句,虽然错失这些名作,但现有的收藏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身份和品味(这就是命)。 很多印象派作品来自库勒-穆勒博物馆的收藏。这个荷兰东部国家公园里的博物馆,收藏着世界上第二多的梵高作品,却相对小众,非常值得去。一则趣闻是,博物馆的女主人海伦当年不喜欢印象派,但知道它们流行和重要,就硬着头皮买了一些……她评价印象派的画“过于轻薄,转瞬即逝”,反过来想,也恰是印象派的优点,嘿嘿。 大家这个月去博物馆了吗?没事就去洗洗眼。#秋日生活打卡季#
一大早还没睡醒,就去梵高博物馆溜达了。不知逛多少遍了,今天去是为了听一个朋友的导
哲昌与世界
2024-10-22 08:37: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