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以前我還在台北的松山杯看河村狂虐台灣的高中強隊,當時我並沒有想到,這個小後衛能進入NBA,甚至聯想不到一塊兒。現在,他圓夢了。
如我之前說的,他是NBA,是灰熊隊需要的一種模板,一種正向的價值觀。因為這個人在球隊裡,你可以想像他經過了多少努力,甚至是歧視而來到這裡,其他人還有甚麼理由不拚?我20年前曾經在夏季聯盟看到田臥勇太的比賽,後面的觀眾不時發出噓聲,甚至是種族歧視的語言。但是當田臥傳出幾次漂亮的助攻之後,噓聲變成了掌聲。而田臥自始至終只拿到了一份10天合同,河村則更進了一步。但亞裔身份、身高,這兩個因素都是河村在NBA發展的天塹。你只有用實力證明,你能行。
灰熊隊簽河村除了他自身的實力和努力的因素外,隊中隊友的支持也是不容忽視的。另外河村在日本已經是廣告收入可以排在前列的運動員,雖不知灰熊隊是否考慮到這點,但較之於八村或渡邊,河村有更好的明星氣質。
日本籃協曾經揚言要在2030年培養出5個進入NBA打球的人,八村跟渡邊都不算的話,現在已經有一個了。以前你會覺得是笑話,就像當年日本足球提出2050年前要奪得世界杯一樣,說不定那天,他們再發什麼豪言,就只能現在看待日本足球那樣,老老實實的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