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下岸经验贴😭(失败避坑)
叫我初尧同学
2024-08-09 14:06:38
真的很爱吃没必要的苦,总是掉进信息闭塞的陷阱....😓
1.追求细致,背诵时间间隔太久❌
几个月才背完一轮,结果到第二轮又忘差不多了
2.只背诵不复盘,看似很快实则不扎实❌
为追求效率每天持续向前,这样往往会导致头重脚轻,对每一处都很熟悉但就是写不出来
3.非得把阐述内容背下来❌
对于应试而言,首先是要点句(采分点)这占据了分数了的70%以上,阅卷老师直接就是先看得分点
4.忽视框架/表格化的学习❌
费力不讨好,很难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5.迷恋精致化的思维导图❌
不能只背导图到考场那天你会尤其煎熬难过到哭泣不止
6.不按题型进行知识点的分类背诵❌
能够很好去区分出哪些知识点只要熟悉即可(考选择题),哪些知识点必须要精确记忆(考论述题),哪些知识点是只靠背诵就可以的(中/外教育史),哪些知识点是需要在题目中应用(原理/心理学)
7.题海战术,疯狂刷选择题库❌
有很多细节知识点需要在情境才能记清晰,另外很多原理/心理类题目更多需要在应用中理解。但这个板块并不是投入越多回报越大的(其实大家最后得分都差不多),一定要适量,认准一个老师最多两个老师即可
8.不注重主观题的练习❌
这是很明显的本末倒置行为,考试就是检测写题的成果,并且中外教育本身就是纯默写的两道论述题(30分)平时一定要多默写,当然最难的就是原理心理学的内容啦,这个一定要结合教育热点进行发散(后期笔记会专门更新这类答题方法)
9.考前100天 不参与模考练习❌
很多人觉得自己复习不够好就不愿意参与了(实际是怕打击自己自信心),其实你在模考过程中本身也是一种记忆 并不浪费,能够很好去锻炼自己如何“编”(是的 没错)
10.各种资料花里胡哨,又有丹丹,凯程还有冬青,洪哥的❌
这样会浪费自己很多学习精力与时间,导致应接不暇,严重占用其它科目的学习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