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笔业务因为手续的原因谈黄了,我给大家简述一下大家可以帮我分析一下怎么回事:
有大概四五笔业务吧,其他事情都谈妥了,就剩过户这一块的问题了。通常我司的做法都是跟客户确认好转入地,客户寄证件过来办理提档。办好之后给客户确认,确认无误装板发车,双方至此钱货两讫;
但也有一些客户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计划在A地落户但却没有A地的居住证,或者打算迁入限牌城市B地但还没来得及准备好B地的指标文件。
稍微懂一点车驾管业务的朋友应该知道,虽然去年开始国家已经放开了异地登记的业务,但这里边其实有个 bug,那就是提档业务。
由于电子档案是定向发送的,所以在办理提档的时候就需要确定转入地车管所,然后由转出地车管所定向给转入地发送档案。而这个转入地,不是你想转哪就转哪的,只能是买方身份证或居住证所在的辖区。
所以这时候我会建议他们先上个黑E牌照,也就是本地过户。现在政策已经放开了,不需要任何特殊手段和操作,走正常流程就行。上好黑E之后也不耽误客户用车,等到买家的居住证或者指标文件准备好,也就是具备转入条件之后,在12123上自行申请就行。
这样做比起直接提档甚至还有两个好处:第一是没有时间限制,不需要在一个月内去转入地车管所报道;第二是转入地不受限,等买家自己需要办的时候,可以临时改主意。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转、往哪转,都是买家自己说了算,不再是事先确定好的了。
对买家来说,无论是提档还是网上申请转籍,流程也都是一样的。总归要到转入地车管所报个到,在转入地领取新号牌和行驶证。唯一的不好就是,我这边给客户办理的时候要多掏一百块钱牌照费,问题是这钱我也没问对方要啊。
有的客户会比较关心,黑E转沪牌/粤牌这个过程,会不会多算一次过户?过户是需要变更所有权人、需要开交易发票的,一人名下的车,换了京牌换沪牌,换了沪牌换浙牌,以及夫妻之间的变更登记、公司变更,只要没有产生“转让登记”,没有实际所有权人的变更(也就是这个过程没有产生交易),是不算多一次过户的。
但是可能有些客户(最后没成交,估计也不能叫客户吧)对我这个说法不太信服。我就纳了闷了,我自己多掏一百块钱,给你提供便利条件,最后事儿还谈崩了(也没全崩),这到底是因为啥啊?
还有些客户跟我说让我直接把车发给他,客户自己回去办过户。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一般来讲并不是一个推荐的做法。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是很多地方有一些缺德政策,比方说公司户电子档案转籍需要天杀的增值税发票,税额是总交易金额的12%或17%,这是完全莫须有的罪名,因为新规明确规定二手车公司的纳税额是营业额的千分之五。17%也就是十万块钱的车我交给他1万7,相当于卖一个车赔一万多。关键他是个别省市自己立的规矩,完全站不住脚;
第二则是不同地区对办理这个手续的文件要求都不同,有些地方要求提供卖方的营业执照原件和公章到场(要是要求盖章复印件我也就不说啥了),而这个要求我们肯定没办法满足。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对于不具备提档的完备条件的买家,临时办个黑E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甚至在现在的环境下哪怕妮不去换牌都不影响开,毕竟违章保险网上处理,年检过户异地通办。
所以我就真的想不明白了,我是为买家方便考虑的,自己还多花钱,怎么这事最后就这么容易谈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