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四块碎片与马面裙
马面裙经常被今人诟病的一点是“胖”。
传统服饰现代复活遇到最刻薄的要求是“显瘦”,传统服饰从不是为了显瘦的目的而出现的。对于轮廓,古人更追求衣冠端正,落落大方。有襕纹的马面裙会多一分气势,暗纹素色马面则日常便( biàn)宜,各有美感。
传统服饰的现代优秀作品很多,物美者数不胜数,其中我偏爱古典风貌的多些。去年夏季留意到这件作品很有意思,实物落在手中,做工妥帖,十分美好,可以来和大家分享它的有趣与难得。
这件马面裙是比现有文物复刻款多了分“机缘”,它的设计理念是将支离分散在国内外的织物重合拼接。山河破碎风飘絮,完整的料子被拆做了碎片,爱好者过眼的事物多了,隔着跨越时间与空间把事物联系起来。
我第一次见局部图案是沈从文先生的书中图一,设计者应当也是类似经历。所以其在国外博物馆见到相似碎片,会更有动力的将图案补充完整。去询问了解,对方分享了目前为止所能见到的四块碎片。分别来自: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大家可能会好奇,拼接整合的图案,可以为各种服饰之用,为何用来设计成马面裙呢?这是因博物馆收藏的经皮比书籍中的织物要大一点,于是多了一点信息图二,足够让爱好者生出推测:“经皮可能来源于马面裙裙料”。
我们可以发现较为正式场合的马面裙一般是有裙襕装饰的,按我国现存的明代马面裙实物来看,经皮之上那一截实在太像襕纹的格式了,明代古籍又记载节令服饰云:“年节则大吉葫芦,万年吉庆。”也就是极大可能古代曾有过同织物的马面裙实物——那么我们能不能以现有碎片重新沿着古人的设计思路做出来呢?还就真就做出来了,连同暗纹都复原得几乎一模一样图四。
图案即谜语。大吉葫芦的裙襕上葫芦中的卍字、灵芝和鲇鱼,与八宝纹合在一起谐音“灵宝万年”;同时葫芦、卍字和“大”字形飘带又谐音“福禄万代”;暗纹中象征江山的海水江崖纹、卍字与 “大”字状丝带谐音“万代江山”;并蒂长春花和宝珠则象征“四季进宝”;月季和藤蔓的纹样组合又是“万代长春”……这件马面表达的意蕴极适合新年氛围。
我们有很多织物碎片重新以崭新完整的样子回来,多好啊。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欣赏着的民间传统爱好者们体现的专业素养,大胆做梦,热爱实现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