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媒再次发出感叹,如今的中国已变得越来越“陌生”,陌生的令人“坐立不安”。

深深的看一眼世界 2023-11-25 19:27:34

今天,外媒再次发出感叹,如今的中国已变得越来越“陌生”,陌生的令人“坐立不安”。   这段时间,外媒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国科技身上。其中,英国《泰晤士报》指出,中国在造船业以及造车业两大重要工业领域的表现,已经完全超过了西方。最为直观的数据就是,中国一家造船工厂的年产值,比老美七家工厂年产值总和还要多。而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国也连续十四年成为汽车最大出口国。   而另一边的澳媒,还专门刊登了一篇《远离中国制造将威胁全球供应链》的文章。文章称中国已成为全球供应链最关键的“枢纽”,中国制造产业结构也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更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经济周刊》还罕见承认失败,直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让欧洲望尘莫及。   当然,这些外媒之所以发出感叹,并非是出于对中国科技的赞扬,更多的是一种不安的“危机感”。在此之前,它们眼中的中国科技是落后的,是足以忽视的。但没想短短十几年间,中国科技的发展竟会如此迅速,迅速到让他们感到十分“陌生”。而它们也深知,这种快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两大关键因素。   第一个关键因素,中国变得越来越开放。在全球各国不断调整对外策略的大背景下,中国却始终保持着无比开放的姿态。也正是这种自信开放的姿态,让中国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中国也成为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就在昨天,中国进一步增加了开放的力度,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试行单向降低入境门槛。   第二个关键因素,中国企业越来越团结。近年来,中国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在这种团结之下,也大大减少了“内耗”,从而形成了多个全链布局、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以鸿蒙生态为例,在华为提出原生计划的第一时间里,中国企业就出现了罕见团结的一幕。   包括美团、腾讯、网易、阿里等在内的主流互联网企业,都主动加入鸿蒙原生生态,招兵买马推动鸿蒙系统的适配工作。甚至就连同是手机厂商的酷派,也加入到了这场浪潮之中。这种凝聚力也让此前诸多中伤中国企业团结的言论不攻自破。比如,华为美团的不和言论。此前,不断有人带节奏,把王兴多年前发过的一些言论,恶意偷换概念为“ 暗讽华为 ”。企图挑拨两家中国企业的关系,从而减缓鸿蒙生态的进展步伐。但最终,阴谋还是没能得逞。   而这也是,外媒真正感叹的原因所在。相比于科技的发展,它们更忌惮的是中国的“开放”和“团结”。毕竟国与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比的不是一时的领先,而是持久的厚积薄发。而这种厚积薄发,正是源自于更开放的姿态和更团结的凝聚力!

0 阅读:42
深深的看一眼世界

深深的看一眼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