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外国租界区,为什么上海当作城市名片,广州却几乎不宣传?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说真的,我在搬来广州生活之前,确实没听说过“沙面”,即使我曾经来过广州旅游几次,“沙面”都没有被我和朋友们列入行程之中,毕竟广州似乎不怎么在旅游宣传中提到“沙面”,估计好多游客都不知道。 沙面,又称“沙面岛”,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是一个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仅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的要津与游览地,鸦片战争之后,在清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因此沙面留下了独特的欧洲建筑风格与历史文化。 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的欧陆风情建筑也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要知道,现在“广州沙面建筑群”现在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重要地位与意义由此可见一斑啊! 说起外国租界区,肯定很多人同样会想到上海,因为现在上海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旅游景点,比如外滩、南京路步行街、武康大楼等等,都是上海曾经的“外国租界区”,如今都已经变成了上海的城市名片或者网红打卡点。 可是相对而言,沙面作为广州的“外国租界区”,广州却几乎很少宣传,好多游客来广州之前都没听说过“沙面”,更不要说是当作城市名片了,真的跟上海有很大差别!不过,随着广州旅游的发展,现在也有越来越多游客到“沙面”来打卡拍照,但相对来说,“沙面”依然还是广州一个相对比较小众的景点。你怎么看? #记录我的2023#
同样是外国租界区,为什么上海当作城市名片,广州却几乎不宣传?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
刘顺平
2023-11-12 10:55:12
0
阅读:50
用户56xxx72
当年被殖民的痕迹 有什么好拿出来炫耀的[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