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樱花也说改进办法各地要营造唐宋氛围为目的而遍植樱。为了当得起这份宣传,按道理是

哈密瓜说文化 2023-09-25 14:49:50

说樱花也说改进办法

各地要营造唐宋氛围为目的而遍植樱。为了当得起这份宣传,按道理是不是起码去种接近唐宋人所能见的相关品种。百分之五十种植现存原生种,当地原生种,余下是异国他乡培育旧种与新品种才正常。然而事实上,现在所有爱宣传唐宋地方种的樱花,其实都是以邻国东洋培育种为主的,占了大头是染井吉野。

有的人说好看不就可以了吗?是的,单纯从植物观赏上我并不排斥樱花,我也觉得作为绿化,好看好种就可以。但是若每年媒体宣传妄想这种面貌是唐宋,又以染井吉野的符号代表中国的“樱”,那就是错误的暗示。

现在很多人爱说“中国的传入日本,所以现在的东西也是中国的”,“都是我们”的这种逻辑是错误的。我们不是井底的青蛙,不是自大的夜郎。在如今的邻国土壤中寻找我们的过去,为此赋予理所当然的中华文化,那么这是在默认我们没有延续文化。这怎么可以呢?当无知者拿着本就不多的描写原生种的诗句去贴合邻国独有的盛大赏樱文化,以此来标明自豪荣誉的时候,那真不是大唐,那是荒唐。

如果真的想发展“樱”,并且非要标唐宋,打文化牌。我个人建议气候合适的地方可以宣传中华樱桃之类的果树——古人所说的樱花绝大概率是我们的樱桃花,比如唐代白居易《移山樱桃》: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劚山樱满院栽。在常见的朱樱,红樱桃之外,唐代就有产白樱桃记录了。狗屁文章从不会告诉你古代私家园林与宫苑种樱桃树才是真相。举个例子,南宋豪族张家,他家族种了四百株梅花、十亩红莲,还有桔树五十株、柿子二十株、樱桃树二十余株……根本没有你们想象的撒库拉。种樱桃树的传统在江南就没有断过,而观赏性樱花大多是近年种的。

现状闹剧如此,以下是春夏樱桃园构想。

一般来说樱桃花期要早,农历二月花卉都不多,樱桃园可以预告春色。每年热门的樱花景区真的不胜枚举,但是现在一个出圈的樱桃科普园都没有,为什么没有呢?不是嚷嚷着喜欢唐宋的樱吗?樱桃园是真出现在唐代记录里,有真实史料背书。古代著名的樱桃宴就是在果实成熟的时候举办。“新进士尤重樱桃宴”,如果推广的是樱桃果园,那么不仅早春有一片花树,五一前后又可以入园摘果子玩,对于六月大考的学子来说,活动意头好。有底蕴的文化特色旅游项目不就有啦?

樱桃多不耐存,可以做成果酱,四季可以出售的周边特产,比如唐宋酪樱桃——就是现代化做真的冰淇淋也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打造樱桃风味?守着那么多食材为何非东施效颦,硬憋出个樱花味代表春天,是无脑跟风。

考虑当地特色带动着本地果农能赚钱不好吗?

要看邻国培育樱花正常看,与看待进口花菖蒲郁金香洋水仙的心态差不多就行。不同的人搜集的信息渠道是不同的,某些媒体为流量用词不恰当引起的纷争矛盾,是不能对此后果置身事外。

遇到过好多阴阳怪气喊话“不服有本事去把樱花砍了呀”……抡斧头这个本事我没有,有些事情不应靠暴力。客观说原来本身不讨厌樱花,也不讨厌手鞠、和服、细工花……我只是讨厌死鸭子嘴硬与不讲道理。古籍内容你们视而不见,弃如敝履。为虎作伥,颠倒是非,实在可鄙可惜。

最后白日梦:许愿一个樱桃味奶糕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