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网
晋韵书斋人的文章
沈鹏先生不擅长楷书,这是他承认的,因为他不怎么临帖,但是他懂得突出自己的草书优势
2025-09-21 15:42
李明同学所写这四个字,基本结构尚可,也有一定的美感,但用笔过于单薄,也有点随意。
2025-09-21 14:42
孙伯翔先生书魏碑,这种风格你可以不喜欢,但是我们要承认这个书写功力,这是日复一日
2025-09-21 14:41
郭沫若先生的的书法,我们先不看字形,但看这种用笔的老辣程度,就已经很令人震撼了。
2025-09-20 15:41
方放大字笔法雄强,沉稳老辣,这说明她在写大字时刻意规避了其写小字时的二王笔法,这
2025-09-20 15:41
于右任的魏碑体草书极大地丰富了魏碑书体的创作空间。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行草书与楷书
2025-09-20 15:41
学颜体是先学钱沣还是先学颜真卿,清代的那些文人是学钱沣的多。但是现在我们最好是从
2025-09-20 12:41
孙伯翔先生追求的“清凉”境,下笔干脆果断,书写清新脱俗,意境淡雅通透。他的魏碑在
2025-09-20 12:41
曾国藩日记当中,有明确记录曾国藩经常练习颜体和柳体书法,这在其书法中也有较为明显
2025-09-20 11:41
沙孟海先生的题写的一些牌匾,他的字非常适合题匾,因为有颜鲁公大气磅礴的书法特征。
2025-09-20 11:41
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行楷书,他也是晚清的进士,参加过严苛的科举考试,但是他的书法并未
2025-09-20 10:41
李鸿章的字还是有点董其昌的感觉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只是这字过于圆润,方笔少,可能
2025-09-20 00:41
崔寒柏先生的字还真有点此碑的感觉,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其确实从此碑得到过一些灵感。此
2025-09-20 00:41
兰亭终身奖获得者孙伯翔先生,他和崔寒柏先生是师兄弟,都曾随王学仲先生学习书法。他
2025-09-19 22:41
最近看了郭沫若先生的一些墨迹,感受更直观一些。文人字强调自然书写,不管是碑还是帖
2025-09-19 19:41
翁同龢、何绍基都是学颜体的,两位题匾风格有明显不同,翁同龢的书写风格骗保守一些,
2025-09-19 19:41
孙晓云临摹《圣教序》,有不错的神韵。这些书法家的临帖,看起来并不是每一笔都很像,
2025-09-19 19:41
把字写好看需要三年,把字写“不好看”可能需要三十年。这里的“不好看”指的不是“丑
2025-09-19 17:41
米芾眼中的“傻大黑粗”,正是颜体书法中的精髓。我们临帖为什么要讲究精临,一笔一画
2025-09-19 17:41
颜体行书的动感很强,所以很难掌握,能学个三分像就不错了。它不像王羲之《兰亭序》和
2025-09-19 12:41
第一页
下一页
晋韵书斋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
热门分类
推荐
热榜
军事
NBA
体育
社会
明星八卦
娱乐
财经
科技
汽车
历史
国际
游戏
动漫
公益
搞笑
商业
互联网
数码
国际足球
房产
家居
时尚
科学探索
职场
育儿
股票
教育
影视
情感
热点
中国军情
武器
中国南海
中国足球
亚洲杯
科比
综合体育
CBA
投资
大咖秀
外汇
创业
风口
SUV
豪车
概念车
优惠
新能源
美国
欧洲
朝日韩
俄罗斯
孕期
街拍
婚姻
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