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8岁小伙深夜下班遭气枪爆头离世!家属质疑被拘留,警方回应引全网追问 1

雨中赏芬芳 2025-11-28 11:49:45

安徽18岁小伙深夜下班遭气枪爆头离世!家属质疑被拘留,警方回应引全网追问 18岁,本该是怀揣憧憬奔赴未来的年纪,安徽亳州利辛县的小伙子却在深夜下班路上遭遇飞来横祸,永远定格在了这个深秋。11月26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刷屏网络:此前在下班途中被气枪击中头部的18岁少年,经一个多月的全力抢救后不幸离世,而家属因质疑调查结果被拘留的消息,更让这起悲剧蒙上了一层迷雾。 时间回到10月19日凌晨1点,夜色笼罩下的利辛县街道格外寂静。刚结束电子厂夜班的少年骑着电动车踏上回家路,这条他日复一日往返的800米路程,那天却成了生命的终点线。一声闷响划破夜空,少年应声倒地,额头鲜血喷涌而出,路过的村民发现时,他已失去意识,胸前衣服早已被鲜血浸透。 家属赶到时看到的场景让人心碎:电动车倒在路边,头盔滚出两米开外,少年额头的伤口狰狞可怖。急救车紧急将其送往利辛县人民医院,CT检查结果触目惊心:子弹从右侧眉骨射入,贯穿额骨嵌入左脑,造成左侧额骨骨折、颅内多处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引发脑疝,三块0.5-0.8厘米的金属弹片散落在脑组织中,最危险的一块紧贴脑干。 从凌晨3时到上午9时30分,医生历经6小时紧急手术,却始终无法取出全部弹片,只能勉强控制出血点。术后少年陷入深度昏迷,被转入ICU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不仅肾功能受损持续无尿,颅内压还需每小时监测,随时面临二次出血的风险。家属四处奔走寻找脑科专家,却终究没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 案发后,警方展开极速追凶,15分钟内抵达现场提取到5.5毫米口径弹壳,经鉴定为打鸟气枪常用型号。通过沿线监控排查和周边村庄地毯式走访,警方于10月21日抓获嫌疑人,确认作案工具为非法持有气枪,案件正式立案侦查。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出事路段监控恰好损坏,给案件细节查证带来了阻碍。 就在众人以为真相即将水落石出时,11月26日传来的两条消息引发轩然大波:少年经一个多月救治无效离世,而其家属因对调查结果提出质疑,竟被警方拘留。目前警方已对此事作出回应,但具体回应内容尚未公开,这让网友的疑问愈发强烈。 “打鸟的气枪为何有如此大杀伤力?”“非法气枪究竟从何而来?”“家属质疑调查结果为何会被拘留?”一连串追问涌上热搜。据知情人士透露,嫌疑人所持的并非普通玩具气枪,而是改装后的预充气式气枪,20米内可穿透2厘米木板,近距离杀伤力堪比制式手枪,正是这种被不少人误以为“无害”的工具,夺走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我国早已明令禁止非法持有、制造、贩卖枪支,法律明确规定,枪口动能大于1.8焦耳/平方厘米即属于枪支,非法持有此类武器将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但近年来,类似悲剧屡有发生:2025年7月,江西南昌一农民工深夜如厕被气枪误杀;2024年1月,湖南株洲一市民在田埂散步时遭非法狩猎者气枪击中心脏身亡。这些案件的共同点,都是非法改装气枪通过网络“化整为零”销售、线下组装流通所致。 18岁少年的离世,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灭顶之灾,更撕开了非法气枪治理的漏洞。家属的合理质疑为何会引发拘留?案件调查是否存在隐情?非法气枪的销售链条能否彻底斩断?网友们的追问,本质上是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对公共安全的担忧。 目前,关于案件的更多细节仍有待警方进一步通报。但无论如何,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已经无法挽回,希望这起悲剧能推动相关部门加大对非法枪支的打击力度,从源头斩断流通链条,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也期待警方能公开透明地回应公众疑问,给逝者家属一个满意的交代,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答复。

0 阅读:72
雨中赏芬芳

雨中赏芬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