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领奖时发表了简短的获奖感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国王、王

楠熙趣事 2025-11-28 08:16:24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领奖时发表了简短的获奖感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国王、王后和王室成员,女士们先生们: 我的讲稿忘在旅馆了,但是我记在脑子里了。我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此也可以见证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奖项,它在全世界的地位无法动摇。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在这样一个殿堂中领取这样一个巨大的奖项,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诺奖基金会,向支持了诺贝尔奖的瑞典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要向瑞典皇家学院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了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 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谢谢大家!” @汶水田野 :莫言的确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作家,他的作品喻意和主题表达形式,象极了上个世纪百年前鲁迅先生的文章,即辛辣又讽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 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和粉饰社会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的确如此。莫言是一九五五年生于中国山东高密的,正是在他大脑刚有记忆的时候,就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这段历史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不磨灭不掉的印象,那就是苦难。以至于在他的作品中,他跟母亲捡拾麦穗,母亲被打伤后,给他留下深刻的记忆和 综观莫言的一系列作品,不难看出,他是用另一种独特的视角观察和审视他所处过的那个时代。他看到的应该竟是些黑暗、丑恶和不公,丝亳没有光明、美好和正义。这才使得他用力去书写社会的丑露和邪恶的人性。 这也许就是他的对文学有一种偏见的真接原因。但莫言同时还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通过这段话,可以看清莫言的真实内心世界,那就是,在他的潜意识里,他笔下的故事和人物,必须是超现实的。 2005年,莫言获得香港开放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作《我怎样成了小说家》的演讲报告,他提到过:“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他认为:“如果让他用文学来粉饰现实、赞美社会,这样的作品是值得怀疑的。一句话评价莫言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可以

可以

7
2025-11-28 14:26

他是一个人民的作家!

用户72xxx39

用户72xxx39

3
2025-11-28 18:39

莫言,侮辱了文学。

楠熙趣事

楠熙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