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因为一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她本想借强硬表态

灵敏的小招财 2025-11-28 04:51:28

高市早苗因为一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她本想借强硬表态讨好国内右翼支持者,没想到特朗普一个电话打来,直接要求她别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更尴尬的是,原本指望内阁集体撑腰,结果内部意见分裂,支持没顶上来,反而引来野田佳彦、石破茂等重量级人物批评,连前首相鸠山都说她“像乱吠的小狗”。 当晚她回到办公室,会议开到凌晨。幕僚摆出三套稿子:一套把话降温,改成“关注地区稳定”;一套转移话题,主打经济和防卫预算;还有一套更硬,放大“同盟”叙事。她盯着纸,谁都不敢先开口。 真正让她犹豫的不是舆论,而是企业和财务界。出口协会发来意见,提醒市场敏感;金融圈担心汇率和投资预期。政治靠声量,治理要算账,这一刻她终于意识到。 第二天她试探性接受专访,反复说“对话”“管控风险”。鹰派觉得她退了半步,温和派又说她没说清楚。结果谁都不满意。社交平台把她贴上“摇摆”的标签,民调小幅下滑。 更难的是,野田和石破各自安排活动,把“稳健”讲得明明白白。她在同一时段发推,阅读量不差,但评论一半在问物价和工资。跨海的喊话没法抵消生活压力,这是她之前没算到的。 夜里,她收到一封邮件。一个资深议员愿意背书她的“调整说法”,条件是给他在安保议题上的主导权。这是救命绳,还是套索?她把电脑合上,说要再想想。 我的看法很简单:靠“台湾牌”刷存在,有流量没动能。地区安全不是选举口号,是成本清单。你喊一句,别人要用十句去收拾。 下周例行记者会,她会怎么选?我猜她会换词不认错,用更技术性的表达把话往回收。能不能过关,取决于她能否把焦点拉回民生、产业和对话机制。否则,下一次党内投票,就是她的期末考。

0 阅读:9
灵敏的小招财

灵敏的小招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