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香港打工的表叔跟我说 现在情况不太乐观 因为整栋楼维修,所以外面搭满了竹棚,

才思趣聊 2025-11-27 02:05:11

我去香港打工的表叔跟我说 现在情况不太乐观 因为整栋楼维修,所以外面搭满了竹棚,还有遮阳布,所以导致火速非常迅速从地面蔓延到楼顶! ​我问表叔,为什么那边还喜欢用竹子来搭脚手架呢?我记得我们这边很早就已经换成了钢管的呀,重点是钢管的不是比较重吗?比较重会比较安全吧? 表叔的疑问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声,毕竟内地城市早就淘汰竹制脚手架,钢管架成了施工标配。但香港坚守竹棚,不是固执落后,背后藏着成本、环境和行业生态的复杂考量。 竹子的优势在香港的城市环境里很突出。它重量轻,工人靠人力就能搬运搭建,狭窄的楼间距里不用大型机械,半天就能搭起整栋楼的架子,灵活适配老旧楼宇的复杂结构。反观钢管架,不仅运输仓储成本高,香港寸土寸金的地方,闲置时存放都是难题。 成本差价更是让施工方难以拒绝。竹制脚手架的材料成本只有钢管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搭建人工耗时少,能大幅压缩工程开支。对很多承接老旧小区维修的中小企业来说,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毕竟利润空间本就有限。 还有气候适配的现实因素。香港靠海潮湿闷热,钢管架暴晒后会烫伤工人,还容易生锈腐蚀,维护起来又费钱又麻烦。经过碳化处理的竹子,不仅隔热性好,还耐潮湿,循环使用几次都没问题,成了施工方眼里的“性价比之选”。 更让人意外的是,香港竹制脚手架搭建技艺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港有四千多名竹棚工人靠这门手艺谋生。相关行业协会一直反对“一刀切”禁用竹棚,认为很多旧楼维修场景只能靠竹棚灵活施工,禁用会砸了工人的饭碗。 可性价比再高,也不能拿生命安全换。竹材燃点只有150℃左右,遇火就爆燃,再加上非阻燃的遮阳布、防护网,简直是给火灾铺了“天梯”。宏福苑的大火就是教训,12分钟内火舌就顺着竹棚窜上二十层,还借着强风蔓延到相邻楼栋。 更讽刺的是,香港并非没有安全标准,只是执行和监管打了折扣。明明有规定要求高危场景用钢管架,明明可以推广阻燃处理技术,可不少施工方为了省钱违规操作,监管部门的动态检查也存在盲区。2024年香港就发生了127起棚架火灾,30%的施工棚架存在材料违规,这些预警却没能阻止悲剧。 重量不等于绝对安全,钢管架也不是万能的,但在高层楼宇维修这种高危场景,它的防火性和稳定性远胜竹棚。内地早就明确淘汰易燃脚手架,香港却还在“因地制宜”的借口下,让居民暴露在风险中。 这场大火该撕开“非遗保护”和“成本控制”的遮羞布了。安全面前没有折中选项,要么升级材料标准,要么强化全流程监管,总不能让无辜生命为行业惰性买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892

评论列表

傻子呆子混子

傻子呆子混子

4
2025-11-27 12:10

据说有协会???

用户33xxx24 回复 11-27 13:46
香港竹业协会、搭棚工会

用户10xxx75

用户10xxx75

2
2025-11-27 15:12

就问广东广西沿海一带哪个不是潮湿闷热的,不一样能用钢管架[得瑟]

才思趣聊

才思趣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