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进入战时,分分钟拉爆产量? 你有没有想过,美国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什么会把钢铁、机电和军工这些产业外包出去?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它们赚不了大钱,可万一打起仗来,美国真能瞬间把产量拉到爆? 美国去工业化这事儿,很多人觉得是因为钢铁、机电和军工这些领域附加值低,不值得本土生产,战时再发力就行。其实这想法太天真了。 从1970年代开始,美国企业发现玩金融比办厂来钱快得多,股东们天天盯着季度报表,逼着老板们把生产链条扔到劳动力便宜的地方去,只留着研发和品牌在家。结果呢,本土工业体系就散架了。 拿钢铁来说,高强度航空钢材技术门槛高,利润空间大,不是低端货。但美国转移制造后,研发成果转成产能就难了。2024年美国粗钢产量才7950万吨,中国超10亿吨,占全球一半。历史数据看,二战时美国钢产量8132万吨,碾压全球,现在呢? 制造业就业从30%掉到8%,技术工人短缺,很多锈带小镇工厂关门后就彻底萧条了。韦尔奇在通用电气推股东至上,关厂裁员,把公司从工业大佬变金融玩家,这加速了制造业空心化。国防工业基地报告,持久战时,美国供应链脆弱,依赖进口零部件。 稀土依赖中国更严重,全球90%精炼在那儿,美国芒廷帕斯矿年产量顶多中国一天的,建本土链条花15年还没成。 2025年中国新出口限制针对军工承包商,稀土磁铁供应卡住脖子,F-35升级推迟到2031年,每架需920磅稀土,洛克希德马丁高价找替补或改设计,吃大亏。造船业差距拉大,美国主力船厂就四家,设备老旧,工人平均41岁,缺口30%。 2024年总吨位不到100万吨,中国超4000万吨,是美国的232倍。海军舰艇290艘,中国近400艘,还在快速下水。海军补给跟不上,战时动员建船坞训工人得几年,战争可不等人。 2025年美国计划扩军船厂,但中国订单占全球七成,产能差距更大。工业网破了,拉一头修不好全网,这些都说明去工业化是资本逐利的结果,不是主动放弃低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