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又在刷新“存在感”了!彭博社等22日报道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扮演起“悲剧

探修説 2025-11-25 17:36:25

马克龙又在刷新“存在感”了!彭博社等22日报道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扮演起“悲剧预言家”的角色,在南非G20峰会上抛出惊人之语,综合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周六,他当众表示:G20可能即将终结! 其实马克龙这波 “G20 可能即将终结” 的惊人之语,看着是在刷存在感、当 “悲剧预言家”,实则是欧洲被夹在大国博弈中间的无奈吐槽 。 他不是真盼着 G20 散伙,而是想借着这话敲打美国、提醒全球: 再搞阵营对抗、单边主义,这个全球最核心的经济协调平台就要被玩废了,而欧洲已经不想再跟着美西方的节奏,在分裂的泥潭里打转。 他心里清楚,欧洲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以前 G20 能协调各国政策,比如疫情时大家一起搞疫苗分配、经济刺激,欧洲能跟着受益。可现在,美国搞 “小院高墙”,拉着欧洲搞对华技术封锁; 在俄乌冲突上,又逼着欧洲制裁俄罗斯,结果欧洲自己能源涨价、通胀高企、工业外流,经济扛不住了。 而 G20 里,新兴经济体越来越不买美西方的账,俄罗斯被孤立后,很多议题根本谈不拢,G20 的协调能力越来越弱,马克龙看着着急,只能用这种极端的说法来警示:再这么下去,这平台就没存在的意义了。 更关键的是,马克龙这话说给美国听的成分居多。 美国这些年的操作,完全没把 G20 当回事,一门心思搞小圈子 —— 比如搞印太经济框架(IPEF)、强化七国集团(G7),把 G20 当成 “备胎”,有用的时候拿来装样子,没用的时候就弃之不顾。 就拿对华政策来说,美国逼着欧洲跟中国脱钩,可欧洲跟中国的贸易额每年几千亿,德国的汽车、法国的航空、意大利的奢侈品,都离不开中国市场,真脱钩了欧洲经济得掉一层皮。 马克龙想借着 “G20 终结” 的警告,告诉美国:你再搞单边主义、逼大家选边站,最后只会把新兴经济体都推到一起,G20 散了,你那套小圈子也成不了气候,欧洲不会再陪你玩了。 同时,这话也是说给新兴经济体听的。欧洲现在越来越清楚,全球多极化已经是定局,中国、印度、巴西这些国家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光靠美西方根本撑不起全球治理。 马克龙想通过这种 “敲警钟” 的方式,展现欧洲的独立立场 —— 我们不想跟着美国搞分裂,还想跟新兴经济体继续合作,G20 要是没了,受损的是所有人,不如大家一起维护这个平台,回到 “平等协商” 的初衷。 毕竟欧洲的经济命脉靠贸易,新兴经济体是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真把 G20 搞散了,欧洲的外贸、投资都会受影响,这是马克龙最不想看到的。 不过话说回来,马克龙也不是真觉得 G20 会马上终结。 这组织的分量摆在这,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平台能替代它的全球代表性 —— 联合国侧重政治安全,G7 只是西方俱乐部,只有 G20 能把大国和新兴经济体都聚到一起。 马克龙这么说,更多是 “以退为进” 的外交技巧,想借着舆论压力,让美国收敛单边主义,让新兴经济体看到欧洲的合作诚意,最后保住 G20 这个能让欧洲说话、能平衡大国关系的平台。 再看看当下的大环境,G20 确实面临分裂的风险。 美西方总想在 G20 里排斥俄罗斯,比如之前的峰会,有些国家甚至提议不让俄罗斯领导人参会,导致很多议题谈不下去; 而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则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阵营对抗,双方的分歧越来越明显。 马克龙正是看到了这种裂痕,才敢抛出 “终结” 的预言 —— 他知道,再没人站出来敲打,这裂痕只会越来越大,最后真的无法挽回。 欧洲现在的处境其实挺尴尬,跟着美国搞对抗,自己吃亏; 不跟着,又怕被美国孤立。马克龙这波操作,就是想在夹缝中找平衡,既向美国表达不满,又向新兴经济体释放合作信号,同时刷一波欧洲的存在感,告诉全球:欧洲还是有独立思考的,不是美国的 “跟屁虫”。 说到底,马克龙的 “惊人之语”,本质上是全球治理陷入困境的一个缩影。 G20 的价值在于 “包容” 和 “协商”,可现在被美西方的单边主义、阵营对抗搞得越来越偏离初衷。 马克龙不是真盼着它终结,而是怕它被玩废了,自己没了发声和协调的平台。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