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绝望的“我的仔”,成了妈妈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湖北洪湖那个普通的下午,3岁的

自在山野 2025-11-25 12:34:45

那声绝望的“我的仔”,成了妈妈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湖北洪湖那个普通的下午,3岁的柚柚趁妈妈打扫卫生,绕到私家车后面,顺着土坡一步步走向河岸,短短30秒,小小的身影就消失在监控盲区里。紧接着河面泛起一阵波纹,妈妈龚某某的惊呼声划破平静,她一边喊着孩子的名字一边冲下土坡,监控只录下25秒撕心裂肺的呼救,之后就彻底没了声响,等人们发现时,母子俩的遗体已经被河水带走,一个完整的家就这么碎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条河早年清淤后,岸边铺了石砖护坡,又陡又滑,沾水后根本站不住脚,水深足有两三米,可既没装防护栏,也没设警示标志,之前就出过溺亡事故。妈妈是本能地冲下去救孩子,可陡峭的护坡让她根本没法自救,伟大的母爱终究没能敌过暗藏的危险。 之前福建有个2岁多的男童想让爷爷陪他洗玩具,爷爷忙着刷视频没听见,孩子独自去河边就再也没回来。徐州也有三个孩子坠河溺亡,农村的河道、池塘大多这样,看似平静却藏着致命陷阱。 3岁的孩子哪懂什么危险,好奇心一上来就往前冲,可作为家长,真的不能有半点疏忽。有人说农村家长要干活挣钱,没法时刻盯着孩子,这是现实难处,可孩子的安全从来容不得侥幸,哪怕只是转身打扫的几分钟,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法律也明确说了,不满八周岁的孩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是第一责任人,监护缺位就是最大的隐患。 但反过来想,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家长。河道清淤本是好事,可为什么不顺便装个护栏、贴个警示?那些陡峭的护坡明明就是“夺命陷阱”,之前出过人命还不整改,相关部门的责任心去哪了?农村的水域四通八达,或许没法做到每条河都装护栏,但至少在居民区附近、事故高发地段,该有的安全设施不能少,这不是成本问题,是对生命的敬畏。 还有人说要教孩子远离危险水域,或者学游泳自救,这些都没错,可对3岁的孩子来说,最有效的保护还是大人的看护和完善的防护设施。妈妈最后那声“我的仔”,藏着多少慌乱和不舍,要是岸边有护栏,要是护坡没那么陡,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 每年都有那么多家庭因为溺水悲剧破碎,可类似的事故还是在发生。到底是监护的疏忽、设施的缺位,还是安全教育没做到位?你觉得该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上演?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封面新闻

0 阅读:127
自在山野

自在山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