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称收入26万实则隐匿超1500万:隐瞒收入逃税可构成犯罪! 主播称收入26万实则隐匿超1500万!近期,税务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网红主播和网红店铺偷逃税案件并进行曝光:有的主播声称两年收入26万元,其实隐匿收入超1500万元,补罚税款近270万元! 有的网店三年销量184万件,可竟然仅纳税36元,补罚税款近310万元……这些案例可谓触目惊心,也说明无论线上线下,以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偷逃税,必会受到严惩。国家税务总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税务部门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累计查补收入达8.99亿元。主播称收入26万实则隐匿超1500万律师来帮忙北京刑事律师 1. 偷税、漏税可构成犯罪! 在前述案件中,主播隐瞒收入偷税的行为或可构成逃税罪。根据刑法规定,所谓的逃税罪,本质上可以概括为逃避缴纳税款或者是骗取税款的行为。 逃避缴纳税款具体包括“虚假纳税申报”和“不申报”。前者是指在纳税人制作虚假材料进行申报,具体比如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不申报”是指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采取欺骗或隐瞒手段,不履行法定义务办理纳税申报。 在前述案件中,主播称收入26万实则隐匿超1500万,这就属于“虚假纳税申报”重的少列收入的行为,如此隐瞒收入,可使其应纳税额减少百万元。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逃税漏税达到以下标准,才可入罪:首先是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配合执法的。在前述案件中,该主播逃税数额已经达到前述标准,但是,若其在税务机关追缴时配合执法,补缴税款的,不构成犯罪。 除了虚假纳税申报,骗取税款的行为也可能构成本罪。具体而言,其指的是纳税人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常见的行为方式比如伪造或者签订虚假的买卖合同虚构已税货物出口事实、以非法手段取得有关出口退税单据等。 2. 网红主播常见逃税手段有哪些? 近年来,网络主播逃税案件频发,这些主播除了隐匿收入以外,还有很多逃税手段。那么,具体都有哪些手段呢? 首先,有些网络主播会通过转换收入性质逃税。具体而言,他们将劳务报酬、工资薪金等高税率收入,通过设立空壳工作室或个体工商户,转化为经营所得,利用核定征收政策降低税负。如薇娅案中,其就通过虚构业务将直播佣金转为企业经营所得,少缴税款。 另外,有些主播会通过虚列成本费用、虚开发票等行为逃税。如虚构业务、接受虚开发票,或将个人消费列入企业成本,虚增成本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还比如通过关联主体间虚构交易、虚报价格,或利用空壳公司虚受发票,抵扣税款,逃避纳税义务等。 总的来说,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网络主播应该珍惜自己的羽毛,依法纳税,才能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