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结算砸出铁矿石天坑,澳大利亚巨头10天改口给美元霸权敲响丧钟

天天纪闻 2025-11-24 11:17:46

中国买矿石坚持用人民币,不玩美元那一套了。美国要求澳大利亚必须用美元售卖(矿石),结果自身又不进口矿石,无法为澳大利亚接盘。   2025 年 10 月,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的一则公告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惊得哑口无言。这家手握全球顶级铁矿资源、前阵子还对着中国买家喊 “只用美元结算,加 15% 溢价才卖” 的矿业巨头,短短十天就 180 度转弯:“对华部分铁矿石现货贸易,改用人民币结账。”   这哪儿是 “改口”,分明是给美元主导的全球资源贸易体系砸了个坑。而逼得必和必拓弯腰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矿产资源集团 9 月底扔出的 “暂停采购令”—— 国内钢厂一律不收必和必拓的美元货,港口只认人民币付款的船。这招看似简单,实则掐住了澳大利亚的命门。   要理解这场博弈的分量,得先看清美国在背后的小算盘。这些年美元能在全球横逛,靠的就是石油、矿石这些大宗商品 “美元定价、美元结算” 的铁规矩。   铁矿石年贸易额超 1.2 万亿美元,80% 都用美元结账,美国就算不直接插手生意,也能靠印钞收割全球红利。   所以即便美国自己几乎不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本土钢价再高也靠扩产解决,根本接不了盘),还一个劲给澳大利亚吹耳边风:“不能松口,必须绑死美元!”   可美国画的饼填不饱澳大利亚的肚子。中国每年要吞 9.6 亿吨铁矿石,占全球贸易量的 60% 以上,其中一半多都来自澳大利亚。   2025 年前八个月澳大利亚铁矿在中国的占比已经降了 12 个点,要是真丢了中国市场,必和必拓那 272 亿美元的年营收得拦腰砍 —— 要知道澳大利亚经济里,矿业出口占了近五分之一,铁矿石就是顶梁柱。美国给的 “霸权承诺” 再好听,也换不来真金白银的订单。   必和必拓敢硬气这么多年,说白了是吃准了中国过去的被动。2022 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前,国内钢厂都是各买各的,分散的需求拧不成拳头。   美元汇率一波动,钢企就得遭殃:2020 到 2024 年这五年,光汇率差就多掏了 800 亿,相当于几十家中小钢厂的净利润总和。   澳大利亚铁矿石开采成本才 15 到 20 美元一吨,卖给中国却常常突破 100 美元,10 月底 62% 品位的澳粉都涨到 107.4 美元 / 吨了,可中国钢铁行业平均利润率才 1.5%,简直是 “赚着卖白菜的钱,担着卖白粉的风险”。   这种憋屈日子,直到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出手才到头。这家 2022 年成立的央企不简单,注册资本 200 亿,背后是全国钢厂的需求整合,手里还握着西芒杜铁矿的权益矿资源。   9 月底那道 “暂停采购令”,可不是一时冲动:舟山、青岛的港口早就备好预案,只接人民币付款的货船;国内钢厂也早跟巴西淡水河谷搭好了线 —— 人家好几年前就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了。   必和必拓一看这架势,再硬扛下去,仓库里的矿石就得烂着,十天内改口也就不奇怪了。   有意思的是,必和必拓这次只敢说 “部分结算”,大概是还想给美国留面子。但市场的变化已经藏不住了:2025 年第三季度,全球金属贸易里人民币结算占比已经从 2020 年的 2.1% 涨到 9.2%,上海跨境人民币收支总额半年就飙到 16.2 万亿。   更关键的是,中国正在建自己的定价体系,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价格已经成了不少贸易的基准,必和必拓同意人民币结算,等于承认了这个新规则。   这事儿最戳穿本质的地方,是美国的 “双重标准”:一边逼着盟友绑死美元,一边自己又拿不出真金白银接盘。   要知道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出口额,是对美国的 50 倍都不止,美国就算把本土钢产量翻番,也填不上中国留下的缺口。这种 “我制定规则,你承担损失” 的霸权逻辑,这次算是踢到了铁板。   在我看来,必和必拓的低头绝不是偶然,而是全球资源贸易格局变天的信号。过去几十年,美元靠着石油和矿石坐稳了 “硬通货” 宝座,但现在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谁掌握了最大的市场,谁就有制定规则的底气。   从巴西淡水河谷到澳大利亚必和必拓,越来越多矿企改用人民币,不是给中国面子,而是跟着市场走 —— 毕竟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当然,美元霸权的根基不会一夜崩塌,美国说不定还会搞点小动作,比如撺掇澳大利亚找其他买家。但现实摆在那儿:印度一年才进口 2 亿多吨铁矿,欧洲需求还在萎缩,能消化中国这么大体量订单的市场根本不存在。   必和必拓的改口,不过是掀开了美元霸权的第一道裂缝,接下来只会有更多资源国跟着转向。毕竟在利益面前,所谓的 “阵营忠诚”,终究是不值钱的。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