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志愿军撤军前,黄继光弟弟当逃兵被抓回,他含泪承认:黄继光是我哥。

迎梅看养护 2025-11-23 16:47:45

1958年,志愿军撤军前,黄继光弟弟当逃兵被抓回,他含泪承认:黄继光是我哥。 押送途中,他被战士绑着手臂,低头不语。有人问他名字,他终于抬起头,说出“黄继恕”三个字,还带着哭腔说,“我不是逃兵。” 检查过档案后,部队确认他确实是黄继光的弟弟,身份属实。这次单独行动,是他没向上级报备,擅自离队前往597.9高地。当年他哥就是在那儿牺牲的。 部队决定不再追责,还派了一名指导员陪他再走一趟。他什么也没说,带上装土的小铁罐,顺着山路走了一整天。 这一切并不是一时冲动。早在1954年,黄继恕就参军入朝。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是烈士的弟弟,只是按部就班干活、训练、跟工兵营修战壕。 他说,哥哥是英雄,自己要靠本事站住脚。长年战地劳动,他手脚都被冻伤,后来还短期住了军医所。 他在部队时间不长,却做事认真。别人换岗他不吭声,别人嫌脏他抢着干,谁也不知道他心里藏着个执念,得在朝鲜走一趟哥哥走过的路。 撤军前,他借整理仓库的名义准备了一个小包,里面装着空药瓶和棉布。他想带点土回国,交给母亲。 1952年,黄继光牺牲那年,母亲邓芳芝亲手送走儿子后再没说过“光荣”两个字。 回国那天,黄继恕把那小瓶土交到母亲手上,她没掉眼泪,只是蹲下挖了个坑,把土埋在老屋后院。 从黄继恕开始,黄家陆续有18人穿上军装,有的去了边防,有的进了特战,有人退役后回乡种地,也有人成了黄继光纪念馆讲解员。 1957年,鲁迅美术学院要创作黄继光的雕像,没有照片,找到了黄继恕。画师对着他半张脸琢磨半天,再参照战友的口述做出草稿。 那尊像,成了几十年后全国中小学课本封面的原型。 黄继恕自己转业后去了中江县物资局,每天管仓库、记库存、分发物资,一干就是几十年。 2014年,黄继恕在家中去世,享年80岁。他的子女在他床头柜里翻出那瓶土,还有一张发黄的黑白画像。没谁敢丢,全都送去黄继光纪念馆封存。

0 阅读:1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