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我看到价格的时候,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加班加昏头了。 9万9。 一台

小晓深扒汽车啊 2025-11-23 14:36:40

我跟你说,我看到价格的时候,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加班加昏头了。 9万9。 一台带着激光雷达的SUV,卖9万9。 这是什么概念?前两年,这玩意儿还是三四十万豪车的专属配置,是用来吹牛的资本。现在,长安直接把它按在地上,塞进了一台10万都不到的车里。 杀疯了,真的杀疯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性价比”了,这是直接掀桌子,告诉所有还在端着、还想挤牙膏的同行:别玩了,时代变了。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噱头,拿个激光雷达当幌子,其他地方肯定各种省。结果一看,全系宁德时代的电池,最长续航500多公里。 这就不是闹着玩了。 人家把最硬核的技术给你,也把最实在的续航给你。 拉开车门,里面也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工业风,软包的座椅,家居的感觉,就是让你踏踏实实过日子的。 看明白了吗? 这车就是在用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告诉你:顶尖的科技,不是为了让你仰望的,就是为了让你用更少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 挺好。 继续卷,就这么卷下去,我们消费者,鼓掌就行了。 这波操作表面是长安给消费者发福利,往深了挖其实是给整个汽车行业递了一封颠覆性战书。 过去车企奉为圭臬的“技术分层”玩法彻底失灵,现在长安直接击穿价格底线,但核心问题摆在眼前:9万9的定价,是可持续的行业革新,还是短期赔本赚吆喝的炒作? 汽车行业每一分定价都绕不开成本账本。主流车规级激光雷达单台采购价3000 - 8000元,500公里续航对应的宁德时代电池成本就超3万元,再加上软包座椅等用料,硬成本十分透明。 长安敢定这个价,靠的是百万级年产量的规模效应压低成本,同时放弃短期单车利润抢市场。但其他车企盲目跟风就危险了,此前就有品牌降强度钢占比、简配气囊传感器,这种“牺牲安全换低价”的伪内卷,最终坑的是消费者。 更要警惕激光雷达的“配置陷阱”。长安这台车的激光雷达能支持L2+级辅助驾驶,但硬件到位只是基础。某第三方测试显示,部分低价车型激光雷达在市区跟车准确率仅68%,行人反应延迟超行业平均,不少车型一年无一次算法更新,激光雷达最后成了“图标配置”,纯属隐性误导。 续航宣传也有实际落差。官方500多公里续航是理想工况数据,冬天开暖风续航缩水25% - 30%,夏天开空调加市区启停也会减少15%以上。 充电配套更是短板,三四线城市充电桩覆盖率仅为一线城市的1/3,乡镇几乎空白,下沉市场消费者买车后只能短途代步,车企避重就轻的内卷偏离了核心需求。 这种定价还会加速行业马太效应。一线品牌扛得住价格战,豪华品牌有溢价不用参与,二线自主品牌没规模没口碑,已经出现订单下滑。长期来看,行业若形成垄断,现在的低价福利早晚会消失。 不可否认,长安这步棋打破了行业格局,让平民用上顶尖配置,倒逼车企转向“技术普惠”。但消费者鼓掌时要保持理性,买车得看实测数据、售后口碑和OTA升级频率,实用性、可靠性远比噱头重要。 9万9的激光雷达SUV只是起点,未来竞争该聚焦核心技术迭代、用户体验优化和配套服务完善。只有把精力放在这些有价值的地方,内卷才能推动行业进步,消费者也才能真正享到红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24

猜你喜欢

小晓深扒汽车啊

小晓深扒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