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已经没有“友好”关系了 日本福冈县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中国江苏省向日本福冈县通报,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推迟原定于11月19日至11月20在江苏省举办的交流活动 正常的地方交流都走不下去了,说明中日之间的“友好”只是表面功夫,滑到这一步,已经让人不得不问一句,这俩国家之间,还剩什么? 福冈和江苏其实早就是老朋友了,两地结好不止十年,过去也频繁互动。比如2022年还顺利办了一场环保合作论坛,气氛也算体面。可这次突然通知延期,明显不是“临时有事”。 过去两年,日本在不少问题上频频试探中方的底线。从芯片出口限制,到台湾问题上的模糊立场,再到政客接连参拜靖国神社,这些事情摊开看,每一个都在“累加伤害”。 中日本就脆弱的政治互信,如今已经塌了一大块。所谓友好城市的交流,在这种氛围下,自然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特别是日本近几年越来越紧跟美国的步伐,参与对华科技封锁,表现得比华盛顿还积极。日本出台了对14纳米以下芯片设备的出口限制,直接冲击了中日之间原本还算密切的高科技合作,日本就是在用商业牌打政治算盘,让中方“吃亏还要喊好”。 这股“口惠而实不至”的套路,中国人心里早就有数了。学生交流、学术合作都频频中断。看似是政治问题,其实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媒趁机炒作,说中方未安排媒体拍摄,疑似“不合作”。这种说法,听上去像是借题发挥,实则是典型的“贼喊捉贼”。你一边配合美国卡我们脖子,一边又指望我们在文化交流场合上对你笑脸相迎。 中日之间经贸合作虽然表面上还在继续,数据也没太难看,但背后的气氛已经全变了味。不少人还在讲“政经分离”,说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可现实是,政治信任的塌方,迟早会传导到经济层面。 中方这次的做法,是一次战略性调整,既然你不尊重我,那我也没必要继续维持表面上的“体面”,中方的警告其实很清楚了,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回应。 过去十年,中国在处理周边外交上一直主张“与邻为善”,对日本也并非没有耐心。可是一再让步换来的,不是缓和,而是变本加厉。某种程度上,日本已经不再是一个“难沟通”的邻居,而是变成了一个“选择性失聪”的对手。 中美虽然对抗激烈,但彼此底线还是有的,美方想要谈判时,也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姿态。而日本这几年,光学着美国“硬”,却学不到美国“会谈”的那一套。最终的结果,就是被中方当成“不可沟通”的对象处理。 这次交流活动的推迟,实际上是中日关系自然演化的结果。不是谁突然翻脸,而是积怨已久,终于到了临界点。很显然,中方并不担心短期内的风波,更在意的是长期信任被破坏之后,合作还有没有继续的可能。 如果继续把对华关系当成一个可以随时切换的开关,一会儿拿来谈合作,一会儿拿来做筹码,那最终失去的,不只是合作机会,还有地区稳定的大局。中方不想翻旧账,但也不会再装糊涂。 中日关系的“友好”外壳已经撑不住现实的压力。过去那种靠官方口号维系的表面和平,如今正在一件件小事中瓦解。民间交流也好,经贸合作也罢,没有政治互信的支撑,最后都会变成无根之木。 如果日方继续在关键问题上耍花招,那下一次“推迟”就不止是地方交流,可能是产业链重组,是投资退场,是信任的彻底崩塌。到底是想要一段可控、可预期的邻里关系,还是继续在错误的路上加速狂奔。 参考资料: 共同网:福冈县与江苏省的交流活动延期

天园地方
江苏也要严查私自进口日本海鲜的公司
用户10xxx30
对于千年宿敌,但凡有点良知与骨气的中国人都不会对它有半点友好!
肥猫上校
对敌人决不手软!
用户12xxx68
他就一破县,江苏你是个省,你和倭寇省平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