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四任总理,李光耀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吴作栋祖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李显龙就不用说了。黄循财祖籍海南省文昌市。 英国人殖民新加坡之初,因为劳动力不够,就四处招收劳工。福建、广东由于沿海地区山地多、平原少,土地资源紧张,很多人就过去了。又因为闽南、潮汕等地移民常以家族为单位迁移,所以华人渐渐成为当地最大的族群。 如今新加坡600万常住人口中,华裔占比74%,是世界上除中国外,唯一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 但这个血脉相连的远亲,似乎对中国并不友好,甚至还有些冷淡。 11月19日,黄循财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晚宴上充当和事佬,呼吁中日缓和紧张关系,并以东南亚国家搁置历史为由,暗示中国应放下历史心结。 黄循财还说:“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大国。因此,新加坡,以及所有东南亚国家,都支持日本在本区域发挥更大作用,包括在安全领域。因为我们认为,这有助于维护地区稳定。”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高市的狂言妄语时,黄循财并未直面点评。但他称日本正试图为局势“降温”,希望中国“见好就收”。在其言辞中,将日本塑造成“克制方”,却未要求日本收回错误涉台言论。 不光是黄循财,11月2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也发表了一篇题为《中日关系关乎区域和平与稳定》的社论,话术和黄循财如出一辙。 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新加坡这哪是和事佬,明明是拉偏架,简直数典忘祖。 不过站在新加坡人的立场看,那就不一样了。 作为独立国家,在情感和国家安全及利益的选择上,都会毫不犹豫地会选后者。尤其是新加坡。 为什么旧中国积贫积弱,却有上海这座远东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因为那个年代,英法也好,美国也罢,都离中国太远了,想要全面殖民中国不可能,只能在沿海、沿江地区设立据点,间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便于列强通过海上贸易和军事力量进入内陆。 所以从1843年开埠到清末,中国越弱,上海越强,这就是远东金融中心的来由。 往好了说,上海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说难听点,上海是列强吸血中国的桥头堡。 1949年之后,新中国脱离美国秩序,买办们跑到香港。上海不再是远东金融中心。香港成为新的桥头堡,承载着类似于旧上海的角色。 至于新加坡,它的生态位是西方资本吸血东南亚的桥头堡。 既然是西方资本的延伸,那自然是西方好,这俩桥头堡也蒸蒸日上。 但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急速提高,西方势力范围收缩,买办的日子不好过了。 而香港毕竟是中国的城市,也可以说是中国发展的门面,中央一定会想办法力保香港发展。 新加坡虽然是以华裔为主作的国家,但它不依赖中国大陆。不会受到中国优待。 一旦地缘秩序出现巨变,新加坡的地位必然下降,并且是东南亚地区下降最大的那个。就像建国前后的上海。 2009年,李显龙说:“尽管中印崛起,但美国在亚洲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并应该成为任何新的地区组织的一员。” 2016年,李显龙又说:“亚洲国家都希望由美国来领导,而不是中国。亚洲国家希望美国有更广泛的介入。” 翻译过来就是:中国,你要尊重西方秩序,尊重西方在远东的利益,依然要把西方当大哥。这样我这个西方利益的代言人,才能一直富贵下去。 但李显龙、黄循财貌似拧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 一只蚂蚁再怎么叫,大象也不会听它的。 黄循财觉得与两边都能说上话,两边都听他的侃侃而谈。实际上,根本没人搭理他。他说话的分量还不如岛上的赖赖子。 起码赖赖子说了出格的话,大陆这边还会予以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