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不怕,甚至期待再次跟中国发生战争?因为日本设想的是中日发生战争后的战场

文人学社 2025-11-22 11:47:27

为什么日本不怕,甚至期待再次跟中国发生战争?因为日本设想的是中日发生战争后的战场要么在中国境内,要么在朝鲜半岛,不是在日本本土,一千多年来都是如此。 早在唐代,日本就曾试图挑战,当时的白江口之战,战场选在朝鲜半岛附近海域,日本战败后才收敛野心。 到了明朝,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目标还是先占朝鲜再图中国,战场依然没波及日本本土。 近代甲午战争,主要战场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山东等地,日本本土始终没被战火影响。 这种长期的 “本土无战事” 经历,让日本逐渐形成一种错觉:对外作战,战场只会在别人家的土地上。 哪怕二战后期美国轰炸日本本土,甚至投下原子弹,它似乎也没彻底扭转这种认知。 战后几十年,日本一直躲在美国的安保体系下,更觉得本土安全有保障,对战争可能波及自身的警惕性越来越低。 现在日本的军事部署,也透着这种心思。 它在西南诸岛部署的导弹,射程覆盖中国东部沿海和朝鲜半岛,却没在本土核心区域大规模部署防御性武器。 海上自卫队的舰艇主要活动在第一岛链附近,重点是拦截和进攻,而非本土防卫。这种重进攻轻防御的布局,明显是按 “战场在境外” 的思路来的。 日本还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 美日安保条约里写着美国有义务保卫日本,日本觉得只要跟着美国,一旦发生冲突,美国会先在境外拦住对手,自己本土就能高枕无忧。 这些年日本不断给美国交 “保护费”,买美国的先进武器,甚至允许美国在自己地盘部署中导系统,就是想把美国绑得更紧,让自己躲在后面。 可日本没看清,现在的局势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中国的国防力量早已今非昔比,远程打击能力覆盖范围很广。 日本部署在西南诸岛的基地,距离中国沿海很近,一旦发生冲突,这些基地会首先成为目标,根本不是日本想的 “战场在境外” 那么简单。 更关键的是,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变了。 不再是传统的海陆空作战,网络战、信息战、无人机作战都能绕过前线,直接打击对方本土核心设施。 日本的核电站、交通枢纽、工业中心,都是潜在的打击目标,而且这些设施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防御难度很大。 一旦这些地方受损,日本本土的民生和经济会立刻陷入混乱,所谓 “本土安全” 不过是自欺欺人。 日本国内其实也有清醒的声音。 有智库做过模拟推演,一旦中日在台海附近发生冲突,日本本土可能会遭到导弹袭击,光是东京湾周边的基础设施受损,就会导致日本经济损失超过十万亿日元,还会有大量民众流离失所。 这些推演结果被日本政府刻意淡化,就是不想打破民众 “本土安全” 的幻想。 还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日本的能源和资源高度依赖进口。 一旦发生冲突,海上运输线会被切断,石油、天然气、粮食等物资进不来,日本本土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短缺。 到时候不用战场打到本土,光是资源匮乏就能让日本社会陷入动荡,这是日本以前对外作战时从未遇到过的困境。 日本现在的这种认知,本质上是对历史的误读和对现实的盲目。它只看到了以前 “战场在境外” 的表象,却没意识到那是因为当时对手的实力有限,无法触及日本本土。 现在时代变了,实力对比也变了,还抱着老眼光看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战争从来不是选择题,不会按某一方的设想来划定战场。 日本要是真的误以为战争打不到本土,甚至期待发生战争,那无疑是在拿整个国家的安全和民众的福祉做赌注。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迟早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0 阅读:0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