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侯友宜又公开唱反调,郑丽文终于坚定决心直接敲打 蓝营又起波澜,这回

飞天史说 2025-11-21 14:14:29

忍无可忍!侯友宜又公开唱反调,郑丽文终于坚定决心 直接敲打 蓝营又起波澜,这回不是外敌来袭,而是自家人开火。正当台岛政坛“蓝白合”传来破冰好消息,国民党内部却突然冒出一股“逆流”,侯友宜公开表达不同意见,郑丽文终于不再忍,让这场本就复杂的在野整合再添一把火。蓝营要想合作无间,看来还得先解决家里的“内耗”问题。 11月19日这天,蓝白两党高层刚刚坐到一块,郑丽文和黄国昌会谈一拍即合,成立了对接小组,还把智库资源都拉起来准备“大干一场”。 这一回“合作”不再停留在嘴上,大家都盯着2026、2028年选战,想着怎么合纵连横,别再各自为政。结果,蓝营刚有点凝聚力,侯友宜却在镜头前表达了对合作质量的关切。 他说“合作要有共同理念和想法,如果只是表象则意义不大”,这句话传递出对合作深度的期待。 熟悉台岛政坛的人都明白,侯友宜这是强调合作需以共同理念为根基、具备实质内容,而非流于表面形式,话里话外透着点“需注重合作实效”的意思。 郑丽文也没含糊,立刻放话要对刻意破坏合作的内部人士“依据党纪严肃处理”,明确表示若有党内人士刻意破坏合作进程,将依据党纪严肃处理,这一表态针对所有潜在的破坏行为,并未特指某个人。 这场面不光蓝营支持者看得头大,国际媒体也纷纷关注起台岛在野阵营的整合困境。外媒普遍认为,国民党如果连自家都摆不平,别说挑战执政党,连自己都可能被内耗拖垮。 其实,蓝白合还没真正“合”起来,自己人先上演了一出“互相掣肘”,这难免让人觉得,蓝营真正的敌人不是外面,而是家里的杂音。 仔细梳理下来,侯友宜这次表达不同意见并非心血来潮。最近一段时间,他几乎逢事必表态,而且表态常与党内主流声音存在差异。 比如,郑丽文去秋祭活动,侯友宜立马发话,说要“得到民众认可”,这话听着客气,细细品味其实是在说郑的代表性还需进一步巩固,话里透着点冷意。 再说张荣恭出访大陆时,党中央本想营造点缓和气氛,侯友宜又表达了不同看法,强调“坚守民主自由、不能违反法律”,与党中央的表述侧重点有所不同。 媒体普遍认为,侯友宜这种“每事必答”,其实是想牢牢把握话语权,不甘心在新的权力格局下被边缘化。相比其他地方大佬的沉默,他的高调表态显得格外扎眼。 说白了,侯友宜的这些不同表态不是偶然,而是他惯有的政治操作手法。他明白台岛政坛风云变幻,谁把持舆论场,谁就占据主动,不说话就意味着被边缘,他当然不愿意做个“看客”。 问题是,这种“家里人意见不一”的戏码,对蓝营的团结杀伤力巨大。支持者本来对蓝白合抱有不少期待,结果一看到高层还在相互掣肘,心气一下子就散了。 部分蓝营支持者对党内存在的意见分歧表达了担忧,网络上偶有“蓝皮绿骨”的戏谑说法出现,意指部分蓝营人士行为可能间接对对手有利。 这种说法虽然带点戏谑,且缺乏广泛传播的证据,更多是个别观点的表达,但也反映出部分民众对党内团结的关切。 对郑丽文来说,外部压力已经很大,党内老派势力的掣肘才是她最大的挑战。侯友宜为代表的地方派系,历来讲究“自家利益”,在部分人事安排上与党中央存在不同意见,这背后实质是资源分配和提名主导权的权力博弈。 侯友宜并不想完全退出舞台,而是要确保自己在地方的政治影响力,守住自身的政治基本盘。 回头看蓝白合的进程,郑丽文要想真正带领国民党转型,必须先在党内立起威信,敢于对破坏合作的行为采取措施。 侯友宜的这些不同表态,一方面给整合进程带来了一定的舆论干扰,但反过来也倒逼郑丽文做出选择。她如果能顶住压力、果断约束破坏合作的行为,或许反而能让蓝营焕发新生。 蓝白合的难题,不只是党际之间的默契,更是对国民党内部整合能力的终极考验。家事不理,何谈大业。郑丽文这一步怎么走,不只是蓝营支持者关注的焦点,也直接影响着台岛未来几年的权力格局。 局面已经明了,蓝营要想真正走出困局,光靠“表面团结”肯定行不通,家里的杂音不解决,外面的合作再多也只是镜花水月。郑丽文的选择,正是蓝白合能否破局的关键所在。 参考资料:蓝白主席会晤 侯友宜:合作若表象意义不大 2025-11-19 12:01:16 中评网

0 阅读:43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