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整个侵华期间掠夺的文物高达360万件!1968年,日本为了展示从中国掠夺来

寻双野史 2025-11-20 11:09:50

日本在整个侵华期间掠夺的文物高达360万件!1968年,日本为了展示从中国掠夺来的文物,专门建了一个博物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里面展示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物,有商周的青铜器,魏晋的佛像,历代文人的书画,宋元明清的瓷器,数不胜数。 没有哪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这座博物馆的东洋馆,五层展厅里中国文物占了整整三层,每一件展品都像在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屈辱过往。日军的文物掠夺从不是零散偷窃,而是有组织的系统性洗劫。他们不仅派专业队伍闯入故宫、颐和园,用撬棍撬开陈列柜打包珍品,还把黑手伸向各地古墓与寺庙。太原天龙山石窟的隋代佛首,就被他们硬生生凿下盗走,那抹跨越千年的微笑在异国他乡黯淡了近百年;南宋李迪的《红白芙蓉图》本是圆明园珍宝,1860年遭劫掠后也辗转落入这里,成了日方炫耀的展品。当时不少守宝人拼了命阻拦,要么被刺刀戳伤,要么只能眼睁睁看着祖传珍宝被抬上运输船,泪水混着泥土糊满了脸庞,却连一声怒骂都不敢高声。 更讽刺的是,东京国立博物馆里11件被奉为“日本国宝”的中国文物,说明牌上要么标注模糊的“东亚古物”,要么干脆抹去来源,压根不提掠夺的往事。就像商代的子龙鼎,作为已知商代最大的圆鼎,曾在日本收藏家手中被当成奇货可居的商品,我国专家最初谈判时,对方竟开出1亿人民币的天价。而日本皇室藏着的王羲之《丧乱帖》,明明是当年巧取豪夺的珍品,却藏在馆中秘不示人,连公开标注来源的勇气都没有。他们总试图用博物馆的玻璃柜,掩盖这些文物上沾满的侵略印记。 其实战后我国从没放弃过追索国宝。1948到1956年间,日本曾分批次归还过15万余册书籍和2000件文物,可这和360万件的总数比起来,不过是冰山一角。2019年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在东京拍卖时,国家文物局一边外交施压,一边展开刑事侦查,仅用半年就促成它归国,这也是跨国追索中价值最高的一批文物。商代子龙鼎的回归更曲折,谈判陷入僵局后,是香港爱国藏家先高价买下,再和内地专家反复协商,最终以4800万元将它赎回祖国。2020年,旅日华侨张荣洽购下天龙山佛首无偿捐赠,次年这尊佛首登上春晚,和全国人一起守岁,那一刻多少人看得热泪盈眶。 这些回归的文物背后,是无数人的坚持。民间收藏家四处寻访线索,文物专家熬夜研究史料佐证,外交人员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他们都清楚,追索文物不只是找回几件器物,商周青铜鼎的铭文刻着先民文化,宋元瓷器的纹路凝结着工匠巧思,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可东京国立博物馆里近万件中国文物,仍有大批被日方攥在手里,他们既不承认掠夺历史,也拒绝遵守《海牙公约》中战争掠夺文物需归还的规定。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流失文物,有人整理出详细的文物名录,有人在海外参展时悄悄记录文物信息,还有人通过短视频讲述国宝故事。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正在一点点凝聚成追索的力量。文物不会说话,但它们身上的每一道痕迹,都是历史的铁证。我们追索的从来不是单纯的器物,更是要让世界看清侵略的真相,让那些被掩盖的过往永远不会被遗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寻双野史

寻双野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