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乌克兰方面突然宣布了。 眼下这场硬碰硬,乌克兰要把对手彻底打

迎丝光束 2025-11-20 11:02:39

果不其然。 乌克兰方面突然宣布了。 眼下这场硬碰硬,乌克兰要把对手彻底打趴下,难度非常高,关键卡在力量对比和补给能力这两根主线。 从弹药和产能说起,公开评估显示俄罗斯近两年把炮弹、导弹产量拉了上去,前线火力密度维持得住。乌方这边高度依赖外援,批次到货有间隔,2024年2月阿夫季夫卡失守,乌军多次提到弹药紧张是重要压力点。这就把主题扣实了:补给不断链,阵地才能稳。 再看空中这一层,俄军把滑翔炸弹用到位,远距外抛压制坚固工事;乌方防空靠爱国者、IRIS-T、NASAMS等点防体系,能保住关键节点,但全线覆盖很难。据公开消息,F-16开始移交并培训,但数量、弹药、机场防护都需要时间。制空权短期内不易翻盘,地面部队推进就会被压制。 地面体系的变化也很明显,俄军把无人机、电子战、工兵协同拉满,纵深堑壕成片;乌军在2023年反攻消耗很大,突破有限,随后更多转入防御和弹性防线。攻方在多层障碍前推进速度慢,伤亡上升,收益比不理想,主导权自然就偏向守方。 再把远程打击摆上台面,乌军用海马斯、风暴阴影、ATACMS多次打到俄后方机场和黑海舰队设施,效果可见,俄舰艇向更远港口转移就是例证。但俄方的“口径”“伊斯坎德尔”加上大量无人机也持续覆盖乌方基础设施与防空阵地,双方互相消耗,难以把对方彻底压垮。 兵员补充是另一道坎。俄方通过轮换保持前线厚度;乌方在动员、训练、装备配套上压力不小,特别是炮兵、工兵、电子战岗位的补位速度影响阵地稳定。兵力密度一旦掉下线,前沿就容易被穿孔,这同样回到补给和训练的节奏问题。 通信与电子战的对抗也在加码,乌方分散指挥、增强抗干扰,俄方强力干扰无人机链路、定位前沿节点,两边都在迭代,但总体看,压制强的一方容易把节奏掌在手里,另一个就得缩手防守。 外援的变量还在继续,但节奏并不完全由乌方决定,前线需求是按天计算,援助到货是按批次推进。只要存在空窗期,前线就会承压,这种时间差会直接体现在阵地稳固程度上。 把这些线索合起来,就是一句话:乌方可以在局部打出亮点、削弱对手,但要实现全面意义上的“打败”,需要补给、制空、兵员和装备规模同时到位,而且节奏不能掉链子。 如果未来援助规模、节奏出现显著改善,或者俄方补给链条被持续打乱,局面有可能松动。但在没有更高层级外力直接介入的前提下,说彻底赢下这场硬仗,概率不高。 这不是看衰谁,而是尊重战场的硬规矩:火力、产能、兵力和时间,决定能走到哪一步。 对乌方来说,稳住防线、提升防空与反无人机密度、加固工事、优化训练和轮换,能把损失降下来,也能把后续改局的筹码累起来。 结尾只用一句话收住:在现有条件下,乌克兰想“战胜”俄罗斯很难,打到不输、打到更稳,才是更现实的目标。

0 阅读:122

猜你喜欢

迎丝光束

迎丝光束

感谢大家的关注